這真的是大學里考試的意義嗎?
“改革”除了壯士斷腕之外,還得來點“匠人精神”,這些幽微的細節或許才是支撐高校的基底,畢竟“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責任編輯:蔡軍劍
2017年1月1日凌晨,北京,一些大學生們在備戰期末考試。
也許大學里最輕松的一刻,就是在期末考試全部結束之后的時刻了。無論考得如何,終究是長長舒了一口氣。沒有認真復習的,會有掛科的憂慮;即使認真復習的,也會有成績不理想的憂慮。
倘若你平時上課認真聽講,期末復習把老師上課的筆記都認真地背誦,最后考試的題目很多卻是你的任課老師根本沒講過的,又會作何想法。而這,正是我所在的學院切實發生的事情。2016年我們學院的專業課之一傳播學概論由兩個老師教,最后的考試卻是一個老師單獨出題;上學期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