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屆美國歷史學會年會側記
2017年1月5日至8日,美國歷史學會年會在美國丹佛舉行。
責任編輯:劉小磊
2017年1月5日至8日,美國歷史學會年會在美國丹佛舉行。由于開學在即,我只參加了前三天的會議,但仍受益匪淺。以下就我所觀察的會議情況加以講述。
1月的丹佛風雪彌漫,恰是當前美國歷史研究艱難處境的真實寫照。首先,研究生就業狀況依然不容樂觀。在學術議程之外,與會者談論最多的便是日漸萎縮的就業市場。其次,歷史學對公眾的影響持續下降。其集中表現便是去年《華盛頓郵報》在大選結束后不久刊載一篇評論文章,認為當下的歷史研究過于注重文化史和性別研究,并大量采用深奧術語,同時忽略選舉和政治博弈等政治史題材,這導致大眾了解歷史和參與政治的興趣下降。這固然是作者的一家之言,但英國脫歐和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都揭示出知識界與普通民眾間的隔閡,歷史研究何去何從,成為橫貫在與會學者心上的一大問題。
在此背景下,美國歷史學會卸任主席帕特里克·曼寧(Patrick Manning)所作的主題演講不失為對歷史研究者的激勵,他的演講以《對不平等的歷史及學科透視》(Inequality: Historical and Disciplinary Approaches)為題,號召歷史研究者加入到對不平等問題的研究中來,從世界歷史的視角出發,考察不平等問題的自然成因與社會根源。曼寧著重介紹了一個名為“合作共建歷史信息及歷史分析”(The Collaborative for Historical Information and Analysis)的項目,鼓勵學者上傳自己收集到的與不平等問題相關的檔案材料,供其他學者參閱和分析,從而促進對世界范圍內不平等問題的歷史研究。作為世界史(world history)研究的倡導者,曼寧強調從世界歷史的視角出發考察不平等問題的重要性,認為這有助于消除當前對不平等問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國家內部的弊端。這不禁讓筆者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柯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