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專家赴臨汾應對酸霧
根據《中國環境統計年鑒2015》,山西省2014年工業排放二氧化硫廢氣107萬噸,占全省二氧化硫排放的89%,生活排放占11%。
責任編輯:何海寧
不準居民買賣散煤后,臨汾市賈得鄉一處賣煤廠地上堆著幾百噸等待配送的潔凈焦。
根據《中國環境統計年鑒2015》,山西省2014年工業排放二氧化硫廢氣107萬噸,占全省二氧化硫排放的89%,生活排放占11%。
“我們這里就產煤,便宜嘛。好的煤都走到南方去了,含硫量高的外地不收,本地人自己用。”
臨汾“酸霧”事件進入第十日。
1月12日,環保部和山西省政府聯合派出專家組赴臨汾,分析污染成因和制定應對措施。當晚23時,臨汾市5個國控空氣質量監測點中,南機場點位SO2(二氧化硫)濃度高達1420微克/立方米,技工學校、工商學校兩個點位濃度也在600微克/立方米以上(標準值為60微克/立方米)。
手機APP“在意空氣”提供的數據顯示,過去30天里,臨汾SO2平均濃度351微克/立方米。
“現在面臨的問題,大家從數字上都能看得很清楚。重要的是為臨汾市想辦法,怎么解決更有效。”13日凌晨,南方周末記者見到專家組組長、中國環科院原副院長柴發合,他剛結束對南機場、工商學校等處的夜間調查。
14日,結束專家組討論之后,柴發合稱,成因如之前官方通報,關鍵是散煤污染以及不利的氣象和地理條件,應盡快減少煤炭含硫量,同時加大鍋爐和工業污染防治。
臨汾市環保局在1月9日回應“酸霧”事件,稱居民燃用散煤占到市區燃煤二氧化硫總排量的70%以上。
對于當地測算出的這一數據,柴發合沒有明確表示是否贊成。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專家組這次是對二氧化硫來源做出定性分析。“居民用煤,特別是城中村的這部分散煤燃燒,是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柯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