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樂隊“草東沒有派對”為何能火成“草東沒有門票”?
2016年1月14日,臺北樂隊“草東沒有派對”在廣州完成了他們此番在內地的最后一場演出。因為人多票少,“草東沒有派對”一度成了“草東沒有門票”。
2016年1月14日,臺北樂隊“草東沒有派對”在廣州完成了他們此番在內地的最后一場演出。因為人多票少,“草東沒有派對”一度成了“草東沒有門票”。
別再拿“臺灣卷舌”說事兒了
“殺了它,順便再殺了我吧,拜托你了!”
和大半年前臺北的新專輯發布現場一樣,在2016年最后一天,“草東沒有派對”北京演出的尾聲,《情歌》里這句充滿了黑色和自嘲的歌詞代替了此起彼伏的“安可”喊聲,激蕩在昏暗的演出空間里。
2016年1月14日,草東沒有派對在廣州完成了他們此番在內地的最后一場巡演。
誰也沒能想到,一支來自臺北的獨立樂隊,在年末的音樂市場不聲不響搞了一個大新聞。
“草東沒有派對”的丙申年巡演“滔滔”,從北美東西海岸開始,之后折返臺北、高雄,再一路北上至上海、北京,最后在廣州收官。原定的16場演出綿延3個月,橫跨舊歲新年。后來因為求票者甚眾,臺北加演一場。開票不足10分鐘,樂團的Facebook頁面即貼出公號:票已售罄。
供不應求的局面不僅出現在臺北。從北京到上海,從武漢到深圳,求票無門幾乎成為巡演的基調。網友帶著戲謔把“草東沒有派對”的手寫體團名改成“草東沒有門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