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名記】中美現實威脅是形成新的冷戰

從危機風險來看,近年來,與兩國關系的新形勢相一致,風險在持續上升之中,而特朗普的上臺還可能進一步加劇兩國之間的危機風險。

責任編輯:姚憶江 實習生 吳余勁 彭奕菲 徐曼菲

張沱生,中國國際戰略研究基金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南方周末記者 張濤/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1月19日《南方周末》)

指導單位:廣東省國防教育辦公室

南方名記 姚憶江工作室出品

主創:南方周末 姚憶江

從危機風險來看,近年來,與兩國關系的新形勢相一致,風險在持續上升之中,而特朗普的上臺還可能進一步加劇兩國之間的危機風險。

面對這樣的形勢,不論怎樣強調危機管控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都不為過,它應成為中美兩國確保不沖突、不對抗的重要舉措,成為防止雙方摩擦從量變到質變、趨向冷戰的防火墻,更應成為防止中美陷入修昔底德陷阱、陷入戰爭的重要手段。中美要建立起新型大國關系,不沖突、不對抗、不戰爭將是必須守住的底線。

南方周末:近年來隨著中國的崛起,美國對華政策日趨強硬,中國周邊“四海共震”,中美兩國的安全摩擦特別是地緣政治摩擦不斷上升。請您談談中美關系的新形勢。

張沱生:長期以來,美國希望中國融入國際社會以后,逐漸在政治上、意識形態上發生變化,但是現在他們覺得實際上培養出了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2015年,美國國內出現對華政策大辯論,對中國的擔心是全面的,美國在政治、經濟、軍事安全、人權與意識形態方面,都對中國越來越感覺焦慮。

美國國內仍然有對華較為理性溫和的看法,但將中國視為美國的“主要挑戰、對手與威脅”的意見已明顯占據主導地位。當然,美國現在還不認為中國是敵人,無論是美國政府還是美中問題專家,都認為中國和前蘇聯仍有很大的不同。

近年來,雖然雙方的摩擦與相互疑慮不斷上升,中美關系在總體上還算穩定,分歧與摩擦仍處于可控狀態。雙方互為最大貿易伙伴,建有一百多個雙邊對話機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