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之外,多少“酸霧”在潛伏

臨汾“酸霧”事件已發酵近半個月,但1月17日,臨汾SO2日均值仍超標兩倍多,部分站點小時均值再出現破千。

責任編輯:何海寧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潘秋杏 張安彤

 

霧霾下的臨汾市街頭,人們可以免費乘坐公交車。當地政府窮盡辦法,二氧化硫依然超標。實際上,中國還有一些城市如臨汾一樣,存在“酸霧”危機。(東方IC/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1月19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最熟悉的空氣“殺手”回來了 臨汾之外,多少“酸霧”在潛伏)

臨汾“酸霧”事件已發酵近半個月,但1月17日,臨汾SO2日均值仍超標兩倍多,部分站點小時均值再出現破千。

二氧化硫是中國空氣污染防治史上最熟悉的敵人。時至今日,2016年空氣SO2年均濃度超標的仍有10個城市,其中9個在山西。2015年以來,全國日均值超標1倍的記錄至少有112條,集中在北方的重工業城市和產煤區。

2017年1月17日,臨汾人侯德(化名)家中最后500斤煙煤被村干部收走了。早兩天就聽到了風聲,趕在最后關頭,他找人在家里接上了暖氣,不然真不知道剩余的冬天怎么過。

2016年入冬以來,“酸霧”籠罩著臨汾。最嚴重的時候,侯德呼吸的空氣中,每1立方米含有1303微克SO2(二氧化硫)。而現在官方認定,造成臨汾空氣SO2嚴重超標的原因中,取暖燒的煤脫不了干系。

臨汾“酸霧”事件迅速引發全國輿論聚焦。

臨汾非常重視。山西環保廳的通報窮盡了5大原因,環保部專家組來臨汾開藥方,環保部督查組點名焦化廠排放超標。能想到的措施都用上了,SO2濃度還是忽高忽低,不能完全降下來。

“從成因來說,基本上一個是散煤問題,一個是鍋爐問題,一個是工業問題。”1月14日,結束調研的環保部專家組組長、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原副院長柴發合在分析了今年特別不利的氣象條件后說,“最重要的(原因)還是人為產生的。”

在持久的、大面積的灰霾籠罩中,人們似乎逐漸忘記,煤煙型污染曾是中國面臨最嚴重的空氣污染。二氧化硫產生于燃煤,新中國控硫的歷史和環境保護的歷史一樣長。如今的臨汾“酸霧”在提醒人們,在能源結構依舊以煤為主的今天,最熟悉的污染回來了。

還有多少“臨汾”

然而,2016年空氣中SO2年均濃度最高的城市,竟然不是臨汾。

根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數據計算,2016年臨汾空氣SO2年均濃度為83微克/立方米,倒數第二。比臨汾更糟的是旁邊的晉中市,年均濃度88微克/立方米。

“因為年均不是按采暖季算的,1到3月我們不如臨汾。但采暖季停了以后,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晉中市環保局辦公室主任李永斌很懊惱。據他介紹,晉中在2016年把市城區所有10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