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國華的2016年書單
學術不再是私人窖藏的藏寶圖,而是把各個民族和學派的陰暗角落照亮的光。
責任編輯:劉小磊
林國華
《機械宇宙:艾薩克·牛頓、皇家學會與現代世界的誕生》,[美]愛德華·多尼克著,黃佩玲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6年6月
《機械宇宙》
卡爾·波普的證偽理論如果不具誤導性,至少也有點多余,加上中文蹩腳轉譯,人云亦云,原來的意圖反倒看不見了。證偽理論的重點在于驗證,偽不偽是次要的,關鍵訴求是有沒有可驗證性,比這個更關鍵的是驗證必須“公開”進行,這個原則由英國皇家學會在17世紀首次倡導?;始覍W會由一群對各種實驗有強迫癥的“魔術師”構成,霍布斯就曾經深受這群人的革命意義的鼓舞,他倡導人們采用他們的方式追求新知,用日常語言闡明其推理,并公開進行試驗。在中古神權政治氛圍仍居主導的時代,這是一種民主理念的率先發動?;舨妓褂X察出世事已經變遷,俯首書齋的研究方法過時了,學舌希臘拉丁經典的古人意見更是不值一曬,公開的調查驗證才是新的學術規則,新世界的所有知識將向所有人開放,所有人平等競爭,任何人都可以提出任何觀點,同時,任何想法都沒有豁免被他人挑戰的特權?;舨妓箍芍^繼承了培根的“新工具”理論,但徹底剔除了培根身上的文藝復興鉛華。同樣的,皇家學會憑借公開試驗這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Golradi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