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千里回家,第一次沒有父親在門口守候……
春節來了,天堂的父親,我好想你!
責任編輯:蔡軍劍
2017年1月13日,乘客在福州站上車。
原本跟父親說好,等我忙完這陣子,會帶著妻子孩子回老家看他,和他老人家一起過年??墒?,一輩子誠實守信的父親,這次卻失約了。2017年1月5日,也就是農歷臘月初八,早晨5點,二姐來電話說:“父親走了,走得很安詳”。匆匆千里回家,人生第一次父親沒有在家門口守望迎候,心冷到冰點,唯有淚千行。
1月7日上午,當我在斷線淚珠中,雙手捧起父親的頭顱,摸著他已經冰冷的面頰,瞻仰他的遺容。我知道,這是我有生之年最后一次和他老人家密接觸,從此陰陽兩相隔。
雞年春節迫近,回家心情急切。父親已經“失約”,但做兒子的不能再“違約”,我要回家看我的父親,和他說說工作的煩惱,自己小家庭的生活,特別是要和老人家匯報下我對“父親”兩字的理解和認識。
1.窮苦的孩子早當家
一個男人兒童時期最大的苦難就是沒有父親、得不到父愛。這個人生最大的痛苦,被我父親攤上了。
父親是“夢生”(北方的通俗說法,就是一個人還沒出生,他的父親就去世了)。在我父親的天空中,沒有“父親”這個太陽;在我父親的字典里,也沒有“父愛”這個溫暖的詞匯。父親的家庭有他的奶奶(一位小腳瞎女人),他的母親(一位小腳女人),他的姐姐(比他大三歲的黃毛小丫頭)。三個女人和他自己一個在娘胎里就沒有了爹的小男人,共同組成一個殘缺不全的家庭。
自從父親邁出蹣跚第一步,人生的重擔就壓在了他稚嫩的肩膀上,沒有選擇,不可能推脫,連拒絕的權利也沒有。寡母門前是非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Golrad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