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1945、1968,為理解2016提供坐標
任何美好社會愿景的實現又是一個多方利益博弈與動態平衡的過程。
責任編輯:蔡軍劍
2016年6月5日在波蘭華沙拍攝的華沙起義紀念碑。
說起2016年讀過的書,我想特別提兩本書:一本是荷蘭作家伊恩·布魯瑪寫的《零年:1945——現代世界誕生的時刻》,另一本是美國作家馬克·科蘭斯基寫的《1968:撞擊世界的年代》。這兩本書有相似性,作者都是專欄作家,書本身也屬于通俗歷史讀物,都是對某一關鍵年代的全景掃描。如果將說兩本書中描寫的兩個年份作為參照物,能幫助我們更深地理解2016年這世界所發生的某些重大事件。
先說《零年:1945——現代世界誕生的時刻》。1945年的世界,二戰兵燹席卷之地都淪為一片廢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Golradi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