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不欠你的電影票
《西游伏妖篇》究竟是怎樣的一部電影?
《西游伏妖篇》
回顧起周星馳的西游系列作品,尤其是《大話西游》《大話西游2》,它們之所以成為影迷心中的經典,正在于周星馳在無厘頭和喜劇的表面底下,寄托了關于人生,關于愛恨,關于生死的思考。
“知道”(nz_zhida)跟你談談,為什么周星馳不欠你的電影票。
《西游伏妖篇》上映后,票房成績頗為亮眼。公映16小時,破華語片首日票房最高紀錄,公映19.5小時,破中國影史單片單日最高票房紀錄,首日票房高達3.67億元,目前累計票房已經突破10億元。但《西游伏妖篇》也注定會是一部充滿爭議的電影。周星馳+徐克的強強聯手,固然讓其備受期待,也免不了各種爭議。豆瓣的短評首頁,幾乎是一星兩星的差評,曾幾何時“星爺我們欠你一張電影票”如今卻成了“周星馳你欠我們一張電影票”。
《西游伏妖篇》真的那么差嗎?它真的是周星馳情懷牌的強弩之末嗎?要回答這兩個疑問,我們必須回到電影中去:《西游伏妖篇》究竟是怎樣的一部電影?
第一個關鍵詞是:顛覆
絕大多數觀眾對于《西游記》的想象,不見得是來自吳承恩的小說原著,而是來自于1986年的電視版《西游記》,這部經典的電視劇塑造了我們對孫悟空、唐僧、豬八戒、沙和尚以及一系列妖魔鬼怪的想象。很多人一提到唐僧,腦中聯想到的就是遲重瑞的扮相,慈眉善目、宅心仁厚;一提到孫悟空,自然就是六小齡童,孫悟空雖頑劣,但機智勇敢、堅持正義、忠心耿耿;一提到白骨精,就是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