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如何為北大選教師

要大學在學術方面有所建樹,主要 取決于教師、學生和教學制度等要素

責任編輯:蔡軍劍

人們在北京大學紅樓參觀蔡元培銅像。該銅像由著名畫家袁熙坤設計。(新華社 /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2月9日《南方周末》)

要大學在學術方面有所建樹,主要 取決于教師、學生和教學制度等要素

多年前讀過《蔡孑民先生言行錄》,當時從高等教育研修者視角學習,歷經多年后,重讀該書,另有一番滋味。這是蔡元培先生的一部思想言論著作,1920年由新潮社編輯出版,其見解通達透徹,主張客觀明晰,當時青年后學“莫不揣摩究察,以為立身必讀之書,培根必由之途”。

蔡元培圍繞大學教育、文化、藝術、社會政治等諸多方面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和主張,書中有關教師選聘的內容,尤其讓我感觸良深。他在1917年1月9日的就職演說上宣布:“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大學學生以研究學術為天職,不當以大學為升官發財之階梯。”并向全校學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