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內容生產沒有合理回報,將來不可想象” 專訪梨視頻創始人邱兵
文字版權完全沒辦法保護,短視頻也是。
責任編輯:朱曉佳
“一條”短視頻作品:法國打鐵匠文森特在北京。“一條”依靠精準定位的內容“擇出”了自己的分眾;“梨視頻”則認為,提供內容的拍客,是他們的核心競爭力。
(本文首發于2017年2月9日《南方周末》)
能15秒絕對不要30秒。覺得不寫5000字就對不起自己,這樣不行。像“西方盟軍今晨打擊伊拉克”這樣的一句話新聞也沒勁??甄R頭搞10秒鐘,都得砍掉。不要老坐著說話,像個專家。
文字版權完全沒辦法保護,短視頻也是。
——邱兵
打開梨視頻App,可以看到一個“24小時熱門拍客地圖”,數百個梨形LOGO和拍客頭像,散布在五大洲的各個角落。
2017年底,這個地圖上網羅的全球拍客,將從目前的4100人擴張至30000人,以保證每天平均1000—2000條具有平臺屬性的內容產出,梨視頻計劃為此投入至少2億元人民幣,其中包括一個管理系統,涵蓋了拍客定位、跟蹤以及視頻拍攝、剪輯、酬金支付等多種功能。如果這個雄心勃勃的布局進展順利,這將是全球規模最大,產出最高的UGC視頻生產平臺。
邱兵,梨視頻創始人,正在操盤這一計劃。此前,他的身份是東方早報社長、澎湃新聞CEO,擁有27年的新聞從業經驗。梨視頻的投資人,是大名鼎鼎的黎瑞剛,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CMC)總裁。2016年,CMC宣布出資5億元人民幣,占有梨視頻70%的股份。這已經不是兩人的第一次合作,早在2014年邱兵受命創辦澎湃新聞時,就曾問計于黎。
在邱兵的設想中,拍客體系應該成為梨視頻的核心生產力。系統中當然少不了機器算法、智能推薦,“但我們有自己的價值和判斷。”邱兵強調。他希望梨視頻成為一個高度國際化的內容提供者,從大的角度講,要有“國家立場和話語權”“要有家國的概念”,同時關注最弱的個體,“媒體如果失去對最弱勢個體的關注,就沒戲”。
2016年11月,梨視頻桌面及移動端平臺正式上線,每天發布約500條短視頻,這個產量在資訊類視頻領域已屬罕見。2017年,除了拍客的增加,邱兵還會將視頻合作伙伴(梨伙伴)由300家增長到3000家。
“規模才是一切,沒有規模,再美也沒人理你。”面對內容創業的風口,生活類視頻“一條”創始人徐滬生同樣主張迅速做大規模,而黎瑞剛也是“一條”的投資人之一。
“你的作品經常被拿走,拿走的價格也很低廉”,無論是在東方早報,還是在澎湃新聞,邱兵對內容生產受到的低估表示不平,“嚴肅的、標桿的東西,如果沒有一個合理回報,將是不可想象的”。如今創業,他也希望梨視頻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這一點。
“梨視頻”原創短視頻紀錄片《亞軍》,跟蹤拍攝了跳水運動員譚良德、乒乓球運動員王皓等人。
沒有看書評的那一萬人,就亂套了
南方周末:今日頭條總裁張一鳴接受采訪時說,今日頭條不需要總編輯,甚至不需要價值觀。它的使命就是為用戶提供多樣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