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守住環境質量底線,還要持續改善
延續“民生愿景2016”的策劃,我們在2017年農歷春節后一周推出“民生愿景2017”小專題,聚焦環境、健康、交通及生育等四個民生熱點。
責任編輯:呂宗恕 實習生 馮佳雯
(本文首發于2017年2月16日《南方周末》)
專題按:
延續“民生愿景2016”的策劃,我們在2017年農歷春節后一周推出“民生愿景2017”小專題,聚焦環境、健康、交通及生育等四個民生熱點,聽聽曾經的環保廳長、衛生廳官及現在職的交委客管處長、婦產醫院醫生的真實心聲。希冀2017年民生得到持續改善,生活可以更美好。
年初,我剛從環保廳長的崗位卸任。如果問我卸任后最大的期待是什么,那當然是:四川能夠守住環境質量底線,推進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這個愿景,既是當下環保工作的核心、重點,也是難點、焦點。已成為衡量環保工作成效的標尺。
為什么說是難點、焦點呢?從國內看,經濟高速發展三十多年,累積了大量的環境問題,正處于一個污染即將達到峰值的歷史階段;從國外看,要治理好環境問題,至少也需要50年、100年的努力和過程。解決環境問題,很難一蹴而就。
以四川為例,比如水環境,主要的三條江河,岷江、沱江、嘉陵江,水環境容量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日益加劇突出。尤其岷、沱江流經區域,都是四川經濟發達區域,僅占全省幅員面積的30%左右,卻涵養支撐了全省60%以上的人口和經濟總量,污染負荷相當重。不僅如此,四川的水環境還面臨一個十分巨大的現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