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除霾,進退兩難
濟南市一所學校,有家長聯系企業給一個年級6間教室捐贈了新風系統。安裝完后,學校拒絕媒體采訪,閉口不提此事,擔心學生覺得呼吸好空氣要“拼爹”。
責任編輯:何海寧 實習生 錢瀟 潘秋杏
早在2015年底,北京的朝陽學校就安裝了新風系統。
(本文首發于2017年2月16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 “新風”進校,如何一碗水端平學校除霾,進退兩難 》)
符昊是一家新風系統生產企業在山西臨汾的經銷商,他發現,“我們是贈送,送都難送出去,購買怎么進行下去呢?”
濟南市一所學校,有家長聯系企業給一個年級6間教室捐贈了新風系統。安裝完后,學校拒絕媒體采訪,閉口不提此事,擔心學生覺得呼吸好空氣要“拼爹”。
臨近開學季。濟南市中區8所學校中的8間教室,在寒假時安上了不同樣式的新風系統。3300萬元財政資金已備下,市中區1650間教室將在2017年秋冬霧霾季到來前配備空氣凈化設備,8間教室作為先行試點。
全國范圍內,大部分孩子并沒有這樣的“好運氣”。霧霾天,希望在教室學習時呼吸上好于室外的空氣,他們還需要再等一等。
在上學期末一輪輪重污染天氣的壓力下,多地家長呼吁給學校教室統一安裝新風系統——它將凈化后的新鮮空氣吹進室內,置換污濁空氣,在降低室內PM2.5的同時能解決門窗密閉造成的CO2升高問題。家長們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回應,如北京市教委在1月5日深夜回應,已部署中小學、幼兒園安裝空氣凈化設備試點工作,由市級財政給予補貼。
新風系統不便宜,這是一切困難的根源。“設備加安裝,大概兩三萬一間教室,這是大部分廠家能夠接受的一個價格。”中國空氣凈化行業聯盟秘書長鄧高峰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電費、耗材更換、設備維保等開支沒有計算在內。
“沒有統一的意見”
新風進校園,大部分地方還在觀望。
據公開信息統計,河南鄭州是繼北京后第二個計劃在所有中小學、幼兒園安裝新風系統的城市。1月15日,鄭州市教育局正式公布試點安裝新風系統詳細時間表,預計在2017年暑期,分期分批在該市所有學校進行新風系統設備安裝和調試。
除此之外,目前總體處于論證及試點階段的北方省市包括天津、陜西、山東濟南、河北石家莊及保定。
在上述濟南市中區的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寫明:“所有區屬中小學及幼兒園空氣凈化設備及新風系統100%全配備”?;笔a區則在年前的黨代會提到:“關愛兒童身心健康,在全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室安裝空氣凈化設施”。
在這些開展論證與試點的北方省市中,河北保定市經由企業捐助,已經在全市安裝了校園新風系統5292臺,190所公辦學校受益。
再往南,上海、江蘇徐州等地新風進校園也在推進中。徐州市泉山區開展了試點,首批4所學校150余間教室安裝的306臺系統已投入使用。上海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