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交所:看不見的金融戰場

8年前,金交所因國有資產處置需求而生,逐漸演變為脫離一行三會監管視線的金融資產交易平臺。一些違規金融資產在這些平臺進行拆分售賣,使得金融風險敞口直接面向普通投資者。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10年6月11日,天津金融資產交易所內景。當日,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與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發起設立的天津金融資產交易所在天津揭牌開市。(東方IC/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2月16日《南方周末》)

8年前,金交所因國有資產處置需求而生,逐漸演變為脫離一行三會監管視線的金融資產交易平臺。一些違規金融資產在這些平臺進行拆分售賣,使得金融風險敞口直接面向普通投資者。

飽受爭議的地方金融資產交易所(簡稱“金交所”)正面臨近年來最嚴厲的監管措施。

2017年2月10日,證監會在新聞發布會問答環節中稱,2017年1月9日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部際聯席會議第三次會議在京召開。會議決定,開展一次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回頭看”活動,通過半年時間集中整治規范,基本解決地方各類交易場所存在的違法違規問題和風險隱患。

此次整頓,源于近年來金交所亂象頻生。在地方省政府和金融辦的監管下,金交所已成為游離于一行三會監管體系外、“特立獨行”的金融市場參與者。通過“類資產證券化”操作,金交所為融資產品提供備案登記、對融資產品的再包裝,變相充當了項目發行方分散募集資金的工具,這讓不少企業發現金交所牌照的價值。

但各家互金平臺借助金交所對違規金融資產進行拆分售賣,使得金融風險敞口直接面向普通投資者。對其整改的呼聲也水漲船高。

金交所的歷史任務

金交所的誕生,其實承擔著特殊的歷史任務。

1999年,為了嚴控金融風險、降低銀行不良率,財政部審批成立了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長城資管、信達資管、華融資管和東方資管),負責國有四大銀行不良資產的剝離。

然而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在運行上各自進行,分別在各省設置辦事處進行金融資產處置,且當時的區域性產權交易所沒有統一的平臺和統一的規則,地方割據狀況嚴重,不利于國有資產在全國范圍內流轉配置。

由此,建立起一個全國性金融資產交易平臺的呼聲越來越高,而這類平臺具備統一的交易規則、公開透明的交易機制,打破地域限制,摒棄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的界限。

2009年3月,財政部頒布《金融企業國有資產轉讓管理辦法》,明確非上市金融企業國有產權的轉讓應當在依法設立的省級以上產權交易機構公開進行,不受地區、行業、出資或者隸屬關系的限制,并通過公開競價產生轉讓價格。金交所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產生。

2010年5月,國內第一家覆蓋全國的金融資產交易平臺“天津金融資產交易所”(簡稱天金所)成立。此后一年內各地方金交所如“雨后春筍般”成立,北金所、重金所、陸金所等數十家金交所橫空出世。

但由于缺乏統一監管,各類交易場所違規交易,甚至涉嫌違法集資的現象屢見不鮮。

2011年下半年起,國務院相繼出臺“37號文”、“38號文”整頓地方交易場所,明確各地方交易所均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