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中的《巨嬰國》:99.9%的中國人都是“巨嬰”

真相顯而易見,很多時候我們就是看不到。

責任編輯:朱曉佳 實習生 陳佳敏

《一九四二》中,國民黨軍需官蹂躪17歲的姑娘前,先讓她“像老媽子一樣”伺候自己洗腳。武志紅看到這里,腦中蹦出了“巨嬰”這個詞。(網絡資料圖/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02月16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武志紅:為什么非得按科學主義研究心理學 爭議中的《巨嬰國》》)

真相顯而易見,很多時候我們就是看不到。

倫敦曾有個畫派做了個展覽,看展的人很驚訝:天空是藍色的,你為什么畫成紅色呢?

畫師走了,抬頭一看,倫敦的天空就是紅色的,因為那時污染非常厲害。

——武志紅

電影《一九四二》有個場景:肥頭大耳的國民黨軍需官躺在妓院炕上,蹂躪17歲的姑娘前,先讓她“像老媽子一樣”伺候自己洗腳。2012年12月,心理學家武志紅看到這一幕,腦子里蹦出來個詞:“巨嬰”。

“有這個概念后,我覺得我們國家大多數人都像巨嬰,就有了‘巨嬰國’概念。”武志紅說。他將“巨嬰”定義為心理發展水平還停留在1歲以前的成年人,并認為這些人普遍具有病態共生、全能自戀、偏執分裂的心理,這些心理造就了當下的“中國式好人”“中國式家庭”和逼婚等現象。

這些思考,也是武志紅對一個困擾了自己二十年的問題的解答。1995年,武志紅還在北京大學讀大二,就下定決心要“搞明白人是怎么回事”。他做心理熱線接話員,考心理學研究生,一心想當心理咨詢師。然而,讀研期間,武志紅被診斷為抑郁癥,因此延遲一年畢業。起初他向外界尋求幫助,收效甚微,索性“在抑郁體驗里頭待著,不斷觸碰抑郁的情緒,和它在一起”。

他寫日記,解析自己的夢,用心理學知識分析和認識自己。這樣過了兩年,他突然覺得心里千萬條擰著的河流突然貫通了。

這段時間,有一個夢長期困擾著武志紅。他或者回到高中,面對數學不知所措;或回到研究生四年級(因抑郁癥多讀了一年),為畢業憂心不已。2013年初,他又做了這樣的夢,卻在夢中覺察這將是最后一次。那時,他自信對“巨嬰國”有了較為系統的理解,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