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身上長出人類器官 異種器官移植新希望

美國、西班牙的研究人員利用人的皮膚組織誘導生成多能干細胞,將它們移植到豬的早期胚胎,成功培育出一批人豬嵌合胚胎。這是科學界第一次證明人類細胞能在豬胚胎中存活,它使得科學家利用豬的身體生產出人類器官的夢想向現實又靠近了一步。

責任編輯:朱力遠

 

人豬嵌合胚胎在代孕母豬子宮內發育了3到4周時間,這相當于人類懷孕8到10周。與普通胚胎相比,這些嵌合胚胎在母豬體內的發育情況沒有顯著差異。(資料圖/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2月16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人豬嵌合胚胎帶來的希望》)

美國、西班牙的研究人員利用人的皮膚組織誘導生成多能干細胞,將它們移植到豬的早期胚胎,成功培育出一批人豬嵌合胚胎。這是科學界第一次證明人類細胞能在豬胚胎中存活,它使得科學家利用豬的身體生產出人類器官的夢想向現實又靠近了一步。

對于那些遭遇致命器官病變的患者來說,器官移植已成為他們重獲新生的唯一希望,但是全球性器官嚴重短缺,又讓希望變成絕望。2017年1月26日,美國和西班牙科研小組在國際著名學術刊物《細胞》上公布了一項人豬嵌合胚胎的開創性研究成果,使得科學家利用豬的身體生產出人類器官的夢想又向現實靠近了一步,有望解決這一國際性難題。

人豬嵌合胚胎培育成功

自上世紀50年代人類首次成功實施器官移植手術以來,器官移植手術已成為挽救器官病變患者的主要手段,常見的移植器官包括腎、心、肝、肺和胰腺等。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全球每年實施的器官移植超過11萬例。由于醫療技術先進和國民器官捐獻率較高,美國是實施器官移植最多的國家之一,過去25年,美國實施的實體器官移植數量超過60萬例。中國每年實施的器官移植手術則只有1萬例左右,卻有100多萬病人在苦苦等待器官供體。顯然,絕大多數病人只能痛苦地接受沒有可供移植的器官供體的現實,器官供體嚴重短缺也已成為國際性難題。

大多數國家的器官移植主要依靠志愿者捐獻,但是受宗教、傳統觀念等多種因素影響,志愿者捐獻的器官數量難以滿足巨大的臨床需求,科學家們將目光轉向了動物身上。由于豬的器官大小、生理結構、代謝特性與人的較為接近,而且豬飼養方便,生長快速,已經成為異種器官移植的理想供體,而將人多能干細胞移植到豬的早期胚胎,制作成人豬嵌合胚胎,希望能在豬身上長出人類器官,以供人類器官移植,則是異種器官移植研究領域的最新方向。

2017年1月26日,美國《細胞》雜志發表了一篇關于人與動物嵌合胚胎的研究論文。該項研究由美國索爾克生物研究所牽頭,西班牙穆爾西亞大學等研究機構參與,華人科學家吳軍博士是該論文的第一作者。這篇論文之所以引起媒體和公眾的廣泛關注,是因為該研究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人多能干細胞與豬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bette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