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機關報: 堅決剎住吃拿卡要之風

近年來,在各地紀檢監察機關通報的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中,吃拿卡要現象屢屢出現。

“向居民違規收取3元至10元不等的工本復印費”“強制要求繳納60元會務費”“克扣村民繳納的打井費”……

近年來,在各地紀檢監察機關通報的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中,吃拿卡要現象屢屢出現。相比于其他形式的腐敗,吃拿卡要往往容易和人情慣例等混為一談,隱蔽性強,但其危害卻不容小覷。

吃拿卡要絕非小事

吃拿卡要是典型的“四風”問題,吃一點、拿一點看似不起眼,但一些黨員干部正是從小事小節上開始失守,逐漸迷失方向,積小錯成大錯,積小腐成大腐。

一些黨員干部喜歡吃吃喝喝,打著風俗慣例、人情往來的名號接受群眾或服務對象的宴請。2016年2月,包括江西省弋陽縣南巖鎮民政所原所長彭仙榮在內的6名民政所工作人員到當地敬老院吃“殺豬飯”,飯后每人支付100元,分別分了10斤豬肉,其中4人還分別從敬老院拿了1只土雞。事實上,自2012年以來,鎮民政所干部每年都到敬老院吃“殺豬飯”,除了2016年支付了豬肉款外,其余幾年均未付錢。彭仙榮因此受到黨紀處分。

一些黨員干部將手中公權當作撈取好處的工具,從看似不起眼的土特產到所謂的“好處費”,來者不拒,不僅損害了群眾利益,更敗壞了黨風政風。2015年10月,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東孝街道雅芳埠村的5名村干部以幫村民及時領取到青苗補償款為由,違規接受村民宴請并每人收受2000元購物卡,因此受到黨紀處分。

在“吃點、拿點沒什么”的心理驅使下,一些黨員干部逐漸習慣于“不給好處不辦事,給多大好處辦多大的事”,甚至以此為由,向群眾和服務對象索要財物,一旦欲望得不到滿足,就從中設卡作梗。

2016年11月,黑龍江省紀委就曾通報該省工信委節能與資源綜合利用處原副處長張偉天,利用審核企業申報補貼的便利,多次以“幫助企業加快項目審核評審進度”“及時向工信部報批”的名義,明碼實價向3家企業索要項目獲批資金額度15%的“好處費”,共計117.5萬元。

無獨有偶,甘肅省武山縣鴛鴦鎮大林村村民王某某其母因家人在省外醫院住院治療,找時任村黨支部書記王召有開具新農合醫療報銷相關證明時,王召有以不符合報銷條件為由推托不辦,但在接受現金2500元之后,開具了農村合作醫療報銷相關證明。

吃拿卡要背后是權力觀的變異

一段時間以來,對于吃拿卡要現象,一些黨員干部在思想上沒有正確認識,對其危害也沒有形成足夠重視。有的黨員干部黨性弱化,私欲膨脹,認為“權力不用,過期作廢”,把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當成了撈取個人好處的資本;有的黨員干部宗旨意識淡化,認為“我替你辦事,拿一點也是應該的”,對于自身吃拿卡要的行為不以為恥,反而覺得是人之常情、工作“慣例”。

“收危房改造戶、低保戶送來的煙和錢,當時認為這就是應該感謝我的,因為是我給他們要了分配指標、提供了幫助,收下后我心安理得,不覺得有什么違紀問題。”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澗縣公郎鎮底么村村委會主任羅紅祥被查處后就曾這樣表示。

此外,一些地方和單位權力運行不規范,過程不夠透明,缺少有效的監督管理,致使很多事情辦與不辦、該怎么辦、辦到什么程度,群眾未能及時了解。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個別黨員干部行使權力的隨意性,導致吃拿卡要等現象的發生。

2016年7月,浙江省紀委通報了舟山市定海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大隊規劃中隊原中隊長徐世杰的違紀案例。徐世杰自2008年擔任城管大隊中層干部起,便不斷利用職務便利,鉆規章制度的空子,把自由裁量權當作斂財的工具。在一些管理對象出現違規裝修或違章建筑時,徐世杰作為執法人員,或視而不見或從輕處理,甚至還幫當事人“出謀劃策”,從而坦然接受當事人送他的香煙、紅包等各種“好處”。

一些黨員領導干部缺少責任意識,對下屬監督管理松懈,對所在地區的不正之風視而不見,也是部分基層地區吃拿卡要行為頻發的一個原因。有地方紀檢干部表示,近年來,通過巡察發現,許多基層干部優親厚友、吃拿卡要的背后都存在黨員領導干部主體責任空轉、監督責任弱化等問題。

多管齊下狠剎吃拿卡要之風

“鋤一害而眾苗成,刑一惡而萬民悅。”吃拿卡要問題嚴重侵害群眾的切身利益,降低了群眾對正風反腐的獲得感。對于此類行為,必須嚴肅懲處,絕不姑息。

個別黨員干部思想觀念存在誤區,認為吃拿卡要是“小事一樁”,這樣的錯誤思想必須摒除。事實上,吃拿卡要、刁難群眾嚴重違反群眾紀律?!吨袊伯a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一百零五條明確規定:“在辦理涉及群眾事務時刁難群眾、吃拿卡要的,對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情節較輕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黨員干部在與群眾打交道時,應時刻繃緊紀律之弦,切記“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對吃拿卡要、以公權謀取私利的行為加大查處力度,以監督執紀問責的實際行動凈化基層政治生態。

近年來,不少地方紀檢監察機關開展對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的專項整治,將吃拿卡要、“雁過拔毛”等問題作為督查重點,延伸監督觸角,搜集問題線索。對存在此類行為的黨員干部,綜合運用紀律處分、組織處理、通報曝光等方式,形成強大震懾。

同時,對一些吃拿卡要行為頻發的地方和單位,加大對一把手的問責力度,壓實主體責任。今年2月,因下屬吃拿卡要,多人違紀,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黨委書記和局長雙雙被問責。事后,在該局的專題民主生活會上,該局長慚愧地表示:“平日里對業務工作抓得多,但對干部職工的教育管理抓得不夠,沒有盡到黨風廉政建設‘第一責任人’的責任……”

當然,要想根除吃拿卡要等行為,還需加強制度建設。這就要求各級各地黨政部門要認真反思、總結,建立健全長效工作機制,將已經取得的成效固化下來。同時,要強化對領導干部權力運行過程的公開和監督,杜絕權力異化、權力尋租,確保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網絡編輯:柯珂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