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性別者該去哪個衛生間? “第三衛生間”或是解決方案
跨性別廁所不僅解決了跨性別群體的如廁尷尬,更度量著社會對性少數群體的尊重。
責任編輯:呂宗恕
除了男女廁、無障礙廁所,昆明動物園出現“家庭衛生間”。
(本文首發于2017年2月23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跨性別如廁:向左走 向右走?》)
跨性別廁所不僅解決了跨性別群體的如廁尷尬,更度量著社會對性少數群體的尊重。
憑著在綜藝節目《奇葩來了》里的精彩表現,超小米(網名)紅了。鏡頭前,她短發紅唇,一襲墨綠色束腰長裙裹身,紅色復古高跟鞋優雅端莊。
超小米把自己稱為“流性人”,即流動性別者。性別研究學者、北京林業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方剛則指出,學術上對于超小米的定義,實為跨性別者。
顧名思義,跨性別者指的是心理上無法認同自己與生俱來的生理性別,相信自己屬于另一種性別的人群。部分跨性別者會采取變性、異性裝扮等行動來使自己更接近心理上認同的另一性別。醫學界也經常使用性別焦慮、性別認同障礙或性別認知障礙來解釋跨性別者。
如廁,這一人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卻成為跨性別群體每天可能遭遇的難題。
不被接受的如廁選擇
超小米經常遇到這樣的難題,其中一次險些發生沖突。2015年10月3日下午1時,正在北京西單某超市購物的超小米感到內急。正值當天身著女裝,超小米直奔7樓的無障礙廁所。無奈無障礙廁所大門緊閉,為避免不必要的誤會,她轉而選擇符合自己生理性別的男廁,卻在男廁門口被保潔大叔一把攔下,并示意其“進錯了”。
內急難耐,沒來得及解釋,超小米徑自走進了一旁的女廁方便。從女廁出來后,意想不到的一幕發生了:保潔大叔叫來了商場的安保,并強行將其帶到員工通道,要求查看她的身份證件。一番解釋并未奏效,超小米遭到了保安的言語詆毀:“干什么的你,男的怎么穿女裝走進衛生間,是不是變態?”
這不是超小米第一次因為性別表達與眾不同而在如廁時遭遇尷尬,甚至是侮辱。對于和超小米一樣的跨性別者來說,身份證上的性別往往讓他們(她們)陷入百口莫辯的尷尬。“女生錯進了男廁所或許還容易被原諒,男生進錯了八成就會被說成‘耍流氓’了。”
事后,超小米在自己的微博中寫道:“還好我是位自我認同尚可的成年人,萬一是一位跨性別的未成年人,遭此同境,難說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