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彰最大公約數,但拒絕批量模仿奧斯卡的選擇
同樣是達米恩·查澤雷的作品,我喜歡《爆裂鼓手》遠勝過《愛樂之城》。
責任編輯:朱曉佳 實習生 鄭韶儀
《愛樂之城》中的“洛漂”,顯然要比“北漂”浪漫得多,也比“北漂”們的生存壓力小得多。
(本文首發2017年3月2日《南方周末》)
有沒有審美疲勞?一定有,但不會非常明顯。
好萊塢雖然講究工業制造,但還是不會在流水線上去肆無忌憚地模仿和抄襲,不會誰獲獎了、誰票房好了,就立刻批量模仿。
同樣是達米恩·查澤雷的作品,我喜歡《爆裂鼓手》遠勝過《愛樂之城》。
《爆裂鼓手》是一個鼓手學霸和一個嚴苛到殘暴的老師的故事。老師蹂躪、欺騙、打壓……最后讓這個學生成為了頂尖鼓手。對比美國和風細雨的鼓勵式教育,慘無人道,沒有人性,卻讓學霸們熱血沸騰:天下的學霸都是一樣的,要站在夢想的最頂端,必須付出慘烈的代價,殘酷而真實。
《愛樂之城》明顯溫情很多,無論是對爵士樂入門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