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書院老氣橫秋,這不是傳統教育的目的”一場“詩詞地理游學”試驗

“中小學詩詞教育缺什么?缺情境、缺情懷。課堂誦讀沒有畫面,學生沒有代入感?!?/blockquote>

責任編輯:朱曉佳 實習生 鄭韶儀

(本文首發于2017年3月2日《南方周末》)

2017年2月,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火了,一個迷你版的“中國詩詞大會”,將在2017年3月1日開賽。

二十余人,單人朗誦、兩兩PK、組別對抗、決戰飛花令、導師點評……活動由微信公眾號“寶寶念詩”發起,這是一次定制服務,“訂單”來自上海浦東新區曹路鎮政府。

2016年下半年,“寶寶念詩”創辦人韓可勝感到傳統文化服務市場開始“升溫”,基層政府和社區紛紛主動尋找和采購“國學訂制課程”。曹路鎮政府黨委委員湯乃慧說,該鎮2017年新增的文化發展扶持基金達到200萬元。

2017年2月24日,在上海浦東首屆公共文化產品服務采購大會上,韓可勝創立的上海江東書院(負責運營“寶寶念詩”)簽署了15項合作協議,總金額突破1000萬元,成為接獲采購訂單最多的民營文化機構。這其中,每個機構的訴求又有差別,產品需要量身定做。

到古典詩詞的策源地去!

“中小學詩詞教育缺什么?缺情境、缺情懷。課堂誦讀沒有畫面,學生沒有代入感。”韓可勝表示,中國的古典詩詞畫面感極強,如果只是在課堂上干巴巴地誦讀,美感遮蔽,效果適得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