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周協商、“搶麥”提問…… 這屆委員特別忙

李克強、王岐山、汪洋、孟建柱……多位領導人出席全國政協常委會。每到自由問答的互動環節,政協委員們都搶著按下按鈕,尖銳的提問不會被回避。

責任編輯:劉 斌 蘇永通

 

2017年3月1日,北京,大風中武警官兵在天安門廣場值守,迎接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3月2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全國政協這四年:雙周協商、“搶麥”提問……這屆委員特別忙》)

李克強、王岐山、汪洋、孟建柱……多位領導人出席全國政協常委會。每到自由問答的互動環節,政協委員們都搶著按下按鈕,尖銳的提問不會被回避。

在過去四年里,本屆政協共進行了62次雙周協商座談會。各部委當場回應。俞正聲中途也會提問,尤其是對一些數字的出處,“所以我們要做好充分準備。”

“過去十幾個委員去走一圈,回來調研組寫一個調研報告?,F在大部分委員要在座談會上發言,每個委員都得寫出建議。有些發言一結束,當場就協商問題是否可以解決。”

“過去(給我)打電話的比較少,包括文字的溝通,遞五個提案,可能就回復一個?,F在是每一個都有回復。”

“協商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我有不同意見。它的意義在于容納意見,讓不同的意見得到溝通和表達。”“我們提出的是該怎么做,領導考慮的是什么時候做,怎么做得到。”

2017年2月21日,教育部一位司長帶著一位處長,來到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在上海的住所,想要進一步和他交流關于教育方面的提案。作為全國政協常委,葛劍雄經常與政府部門的官員討論提案,“最近兩年我都有教育方面的提案,教育部相當重視”。

提交提案是政協委員參政議政的主要形式。全國“兩會”召開在即,政協委員們的提案也進入到最后準備階段:有的還在外地調研,有的提前進京參加各種會議,有的與團隊在為提案做最后的完善。在本屆全國政協中,委員們的提案得到極高回復,全國政協委員、提案委員會駐會副主任田杰近期對外披露,截至目前,十二屆四次會議的提案辦復率達到了99.84%。

即將在2017年3月3日召開的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將是本屆兩千多名政協委員最后一次集體亮相。十八大報告首次提出并系統論述了健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進而對“健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進行規劃和部署。

全國政協這四年來有哪些具體變化,協商民主落實的成效如何?南方周末記者在2017年全國“兩會”召開前,采訪了多位全國政協委員,請他們回顧幾年來履職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和所見所聞。

全國政協常委葛劍雄經常與政府部門官員討論提案。“最近兩年我都有教育方面的提案,教育部相當重視。”(視覺中國/圖)

“政協委員主要代表不同界別的意見”

四年前,俞正聲就任全國政協主席后,曾多次向政協委員們強調人大和政協的區別。

2015年,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開幕會上,俞正聲說:“(人民政協)不是權力機關,也不是決策機構,而是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發揚民主、參與國是、團結合作的重要平臺。”

葛劍雄也翻看了政協所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bette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