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假貨不光靠“嚴打”
治理假貨,松不得、慢不得,需要責任心、緊迫感;但也急不來、狠不來,需要智慧和耐心。
責任編輯:蔡軍劍
2017年1月18日拍攝的準備銷毀的假冒偽劣食品藥品。
日前,阿里巴巴集團呼吁:“要像治酒駕一樣治理假貨”,讓制假售假龐大鏈條上的每一個犯罪分子受到應有的刑事處罰。
一個時期以來,假貨泛濫已經成了千夫所指的法制之殤、經濟之痛、文化之恥。
一方面,制假售假利潤可觀,大有可圖,因而泛濫成災,比比皆是;另一方面,查處制假售假違法犯罪行為難度大、耗時長,加之法制不健全,刑罰不嚴厲,執法成本高、查打比例小、震懾效果弱等問題十分突出,這種違法犯罪低成本、高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Golradi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