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修地鐵一波三折
所以,遇到說去“火車站”的香港人,應該就是“老香港”了。
責任編輯:朱又可
市民在香港灣仔地鐵站內(資料圖)。
我曾經采訪過一位英文作者,他寫了一本名叫《香港大地震》的小說,狂想香港如果發生地震的故事。這位小說作者,正式的身份是隧道專家。他于1970年代來到香港,參與香港地鐵的修建?;蛟S是他在地底的時間長了,對香港的地質有了一些了解,所以產生了寫這樣一本小說的念頭。
和倫敦、巴黎、莫斯科甚至北京的地鐵歷史相比,香港地鐵真是“年輕人”。倫敦地鐵一百多年了,香港地鐵1979年才啟用,但現在已經成為世界上最高效、繁忙的地鐵。假如晚了5分鐘或者一個班次等非常情況出現,就會上報紙。但是,由于港鐵公司名義上是私營的,雖然受政府監督,仍不能算是嚴格意義上的“公共交通”。
1960年代,香港開始醖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Golradi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