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書漫長而曲折的出版之路,簡直是一部傳奇
《同文尚書》這部書,歷時百余年,三位想刻印的人四遇厄逆,竟然都未能如愿?;仡櫚儆嗄陙淼闹袊?,禍亂頻仍,國難不止,多少寶貴的文化遺產遭到破壞摧殘,說起來實在令人痛心!
責任編輯:劉小磊
(本文首發于2017年3月9日《南方周末》)
《尚書》收錄了夏商周三代的政治文件,年代久遠,字句古奧,再加上輾轉傳抄,錯訛百出,更加難以通讀。連王國維都說:“以弟之愚暗,于《書》所不能解者,殆十之五。”翻開漫長的中國學術史,《尚書》研究之艱辛,《尚書》命途之多舛,真可令人浩嘆!其中,牟庭的《同文尚書》不僅長期湮沒,被人遺忘,而且經歷最為曲折。
牟庭(1759-1832),原名牟廷相,山東棲霞人,由于科舉文寫得好,經學名家趙佑譽之為“山左第一秀才”,可惜時運不佳,他參加鄉舉考試十八次,次次名落孫山,終身科名止于乾隆己卯(1795年)科優貢生。樹大招風,牟庭“運蹇不遇,屢躓棘闈,至有試竣之日,主司攜其落卷入都,極力吹求,遍示同人,意在暴揚其短”。面對主考官落井下石的奚落,弟弟牟愿相實在是看不下去了,但敢怒不敢言,只好寫詩安慰他:“下第群稱屈,如兄屈最深。&rd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Golradi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