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獲獎的必要條件是商業成功

一個選了特朗普的國家,怎么又會把講一個年輕的同性戀毒販的電影——《月光男孩》,選成了奧斯卡最佳影片?

責任編輯:李宏宇 朱曉佳

2017年奧斯卡最佳導演得主達米恩·沙澤勒出生于1985年。權力和影響力正從老一代轉交到新一代,當然,前提還是要有很高的票房。(東方IC/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3月9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老前輩連提名都很少拿到 2017年奧斯卡目光轉向后輩》)

一個選了特朗普的國家,怎么又會把講一個年輕的同性戀毒販的電影——《月光男孩》,選成了奧斯卡最佳影片?

美國上一次發生這種完全相反的沖撞,是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里程碑式的作品包括《雌雄大盜》《畢業生》,還有第一部贏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X級電影《午夜牛郎》。

在美國之外隨便問一個花時間觀察美國的人,都會告訴你從太平洋另一邊傳來的信息,說好聽一點,真亂。

一個兩次把巴拉克·奧巴馬選進白宮的國家,怎么會一轉身,又選了那個當初咬定奧巴馬生于肯尼亞的人?

最近就更讓人看不懂,一個選了特朗普的國家,怎么又會把講一個年輕的同性戀毒販的電影——《月光男孩》,選成了奧斯卡最佳影片?

關注來自美國的新聞和消息,你就完全是在接收雜亂的信號。你想從中看出點門道來,但在為這些信號尋找前因后果的過程里,你卻可能得到錯誤的印象。

話說在前頭:奧斯卡不一定代表好萊塢,好萊塢比奧斯卡獎大得多。

評委對“奧斯卡好白”感到羞愧

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成員囊括了好萊塢電影業中十分寬泛的職業人群,從拋頭露面的制片人、編劇、導演、演員,到身居幕后的音響、攝影、剪輯、服裝、行政人員等等。他們當中有七大電影公司的人,有為數眾多的中型(mini-major)和小型(mini-mini)制片公司的人,還有初來乍到生猛多動的新公司——像亞馬遜、奈飛(Netflix)這樣的科技公司、流媒體服務公司已經制作了相當一批影片,在奧斯卡打響名號,今年最突出的是亞馬遜影業出品、肯尼斯·洛納根導演的劇情片《海邊的曼徹斯特》,贏得三座金像。

影藝學院是一個精英會,自從推特上開始了“#奧斯卡好白”的掛標簽運動,這種精英性也就來到了輿論沸點。到2016年奧斯卡獎提名名單公布,有色人種已經連續兩年沒能在主要獎項中獲得提名,包括艾娃·杜維尼在《塞爾瑪》中備受贊譽的執導,包括伊德里斯·艾爾巴在奈飛出品的《無境之獸》里的主演,還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