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神器”有喧賓奪主之嫌

一些媒體人在面對兩會這一重大政治生活,沒有做足功課,也沒有將自身的最高狀態釋放出來,只是心理上重視是不夠的,需要用飽滿的媒體語言予以呈現。

責任編輯:戴志勇

光明網記者孫佳涵正在為兩會直播做測試。(南方周末記者 張濤/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3月9日《南方周末》)

一些媒體人在面對兩會這一重大政治生活,沒有做足功課,也沒有將自身的最高狀態釋放出來,只是心理上重視是不夠的,需要用飽滿的媒體語言予以呈現。

進入兩會時間,媒體議程自然會聚焦兩會,近日,媒體輿論在熱炒新媒體神器,據說,有了這種武裝,僅需一名記者即可實現普通視頻、全景、VR同步錄制與直播。網上瘋傳這種新媒體神器,的確刺激很多人的眼球。我認為,這種神器作為花絮報道一下,未嘗不可,但不能成為主旋律。更何況,這種被炒作的新媒體神器,也沒有多少技術含量。媒體見證新聞現場,不能把自己作為焦點來炒作,這有點喧賓奪主。

新媒體神器再厲害,也只是報道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游泳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