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2016年度漂綠榜:國企與外企領銜
本期榜單將聚焦與你我衣食住行密切相關的企業。
責任編輯:何海寧
(本文首發于2017年3月16日《南方周末》“3·15專題”,原標題為《2016中國漂綠榜》)
“中國漂綠榜”第八次與您見面了。2009年,南方周末首次將舶來詞“Green Wash”引入國內,此后每年年初,南方周末都詳細梳理上一年漂綠案例,集結成榜發布,以期促進企業環保自律,凈化行業。
漂綠,意指企業宣稱環保,卻言行不一。不同于單純的環境污染事件,漂綠實質上是一種虛假的綠色營銷。
2017年,南方周末選擇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期間發布2016年度漂綠榜,是因為不同于往年關注的石化、水泥等重工業行業,本期榜單將聚焦與你我衣食住行密切相關的企業。
經過近一個月的公開資料整理與采訪,我們遴選了20個較為突出的企業案例。自3月13日起,這份榜單在微信公號“千篇一綠”“南方周末”“健言”上進行了公開投票。截至3月15日中午12點,共有8319人投票。根據票數結果高低,現將前15個案例排序公布如下,后5個案例為晨鳴集團,速美環保和淘寶網,濟南正通、廣州大昌行喜龍等機動車檢測有限公司,中國重汽,中國一汽,全部案例請詳見上述微信公號。
“漂綠表現”為2011年南方周末發布的企業漂綠標準,包括十大項:公然欺騙、故意隱瞞、雙重標準、空頭支票、前緊后松、政策干擾、本末倒置、聲東擊西、模糊視線、適得其反。
1 耐克
漂綠表現:前緊后松
回收塑料瓶再造世界杯足球服,耐克從來不缺可持續的目標,公司號稱希望在2020年以前業績翻倍成長的同時,減少一半對環境的影響。
然而,2016年7月,環保組織在全球發布了“去毒時尚榜”,針對19家承諾在其供應鏈中淘汰有毒有害物質的時尚品牌提出了“2020去毒計劃”、消除化學品PFCs(全氟化合物)和透明度(公布供應商及其排放危險化學品的信息)三個指標,多個服裝品牌表現較差,耐克的三指標都不合格。
耐克回復南方周末稱,將致力于2020年前繼續減少或消除PFCs使用,已與環保組織分享了相關進展。而環保組織則表示耐克只在榜單發布前與之聯系過,榜單發布后并未溝通過。耐克所依賴“有害化學品零排放生產限制物質清單”并不充分,淘汰PFCs的表現落后于其他簽署“去毒承諾”運動品牌。
2 中國鹽業總公司
漂綠表現:聲東擊西
央企中鹽公司是世界第二的鹽企,擁有全資、控股子公司46家。能效“領跑者”、余熱利用、種植梭梭,公司社會責任報告列舉了不少環保案例。但子公司排污劣跡屢屢被環保部門通報。
環保部“2016年第一季度主要污染物排放嚴重超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