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隱私已被全世界分享
今天的互聯網已經發展成了政治、商業和社會的載體,對個人信息的渴望勝過其他。
責任編輯:聶寒非
人們與互聯網共生、彼此滋養。
(本文首發于2017年3月16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這一代最杰出的頭腦毀于......》)
1993年7月5日的《紐約客》雜志上刊登了一幅漫畫,標題后來廣為人知:“在互聯網上,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
而CIA泄密事件告訴我們,今天的政府和企業不僅知道你是誰,還可以知道關于你的一切;對你的了解,甚至可以比你的同事、朋友、愛人、親人還要多。
互聯網并不是一直這樣。在早期,在互聯網還是軍用和學術網絡時,信息傳輸是人們考慮的方向,匿名、自由言論和分享寫進了互聯網的基因。但是,今天的互聯網已經發展成了政治、商業和社會的載體,對個人信息的渴望勝過其他。
有人抗爭,有人呼吁,也有人吹響了新時代的號角。
一場悲劇
2013年1月11日,亞倫·斯沃茨在自己的住所自殺,年僅26歲。
這位14歲時就成為萬維網聯盟資源描述框架(W3CRDF)核心工作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