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烏仁娜:不用譜子是最自由的
我希望我做的不僅僅是蒙古音樂,我希望我唱的歌聲給宇宙人分享。
責任編輯:李宏宇 實習生 鄭韶儀
烏仁娜說,自己的旋律是自由流淌的,“太過注重技巧,會失去很多生命的東西”。
(本文首發于2017年3月16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烏仁娜:唱給宇宙人聽》)
不用譜子是最自由的
“我的音樂沒有辦法說即興,因為我的旋律是我自己流出來的。”2017年3月4日晚,蒙古族歌手烏仁娜與上海交響樂團室內樂團合作的音樂會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舉行。照例又是滿座,觀眾既是沖著烏仁娜,也是沖著手風琴、伊朗鼓與交響樂團之間的互動來的。
烏仁娜邀請了波蘭手風琴家耶日·巴沃烏和伊朗鼓手比詹·切米拉尼同臺。手風琴模擬蒙古傳統樂器馬頭琴,在嗚咽中閃爍著明亮的光澤,波斯的扎爾布鼓和達夫鼓聲則將音樂引向更神秘遙遠之處,年輕的室內樂團為歌聲鋪上了絲絨一般青翠的底色。
烏仁娜的每次演唱,都有興之所至的成分,高亢嘹亮,跌宕起伏,在無伴奏清唱的低音部分多了細膩委婉的處理,在空白的寂靜中仿佛觸及靈魂深處。唱《送親歌》的時候,烏仁娜邀請臺下的觀眾一起演唱:“無論你是否會唱這首歌的歌詞,只要跟著旋律表達你的心情即可,即興是一項非常有意思的音樂表現方式。”
耶日·巴沃烏和比詹·切米拉尼是烏仁娜合作多年的老朋友。這次音樂會的排練只有短短的兩天時間,而鼓手比詹·切米拉尼因為簽證原因,在演出當天才從德黑蘭趕到上海,但在現場他們合作得天衣無縫。烏仁娜對南方周末記者說:&ldq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Golrad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