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親歷:陜西略陽地震
當我正在網吧寫這個稿子的時候,電腦搖晃了幾下,網吧里的人群突然騷動起來,人們帶著驚慌而警惕的眼神往外擠。我拿起腳下的行李,穿著邋遢,一頭篷發,跟著人群往外擠。突然,又平靜下來,人群回到自己的位置。
雖然不是震中,但人們的生活已完全被地震改變
當我正在網吧寫這個稿子的時候,電腦搖晃了幾下,網吧里的人群突然騷動起來,人們帶著驚慌而警惕的眼神往外擠。我拿起腳下的行李,穿著邋遢,一頭篷發,跟著人群往外擠。突然,又平靜下來,人群回到自己的位置。
我看了看時間,快到5月13日下午3點,地震打擾這個城市已經24小時了。這個距離四川綿陽341公里,距離成都454公里的陜西南部的小縣城,雖然不是震中,但人們的生活已完全被地震改變。
地震來了
12日下午2時27分,我剛接完編輯的電話,另外一個電話打進來,當地一個知情人告訴我關于我正在略陽調查的一個案子的關鍵細節,我拿起筆和便簽紙,一邊聽電話一邊記錄。
這時,賓館的桌子晃動了幾下,我以為是自己頭暈了——前天晚上只吃了饅頭,昨天中午和晚飯都是帶了個漢堡包在車上。接下來晃動更厲害,我們同時意識到可能是地震,我說:是不是地震來了。話剛落下,也不記得對方說了什么,就拿起采訪本和相機包往外沖。
人群已經混亂起來,搖晃的樓梯上往下奔跑著混亂的人群,一些墻壁的磚塊已經掉落。
下樓后,沖到廣場,地仍然在動,花草的葉子在顫抖,人群也在顫抖。許多人手按著胸部,驚魂未定。一個老人,僵硬的臉上毫無表情,被背到廣場中,一個婦女跟在后面,頭發上還沒有捋去灰屑,一邊哭一邊說著什么。
幾乎所有的人都拿出手機,給親人電話或短信,結果都是一樣:電話打不出,短信也發不出。人們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么,也不知道該怎么應對。我也一樣,我的第一條短信發給編輯:“我這發地震了。”一個小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