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推送才有閱讀,我們生活在“追趕式”“快餐式”的焦躁中
我們總像被“推送”推著“強迫閱讀”;催著“淺表閱讀”;誘入“圈內閱讀”。
責任編輯:蔡軍劍
人們在低頭看手機(資料圖)。
幾年前,聽阿里巴巴高管在公眾論壇上講課,說阿里巴巴正致力打造淘寶個性化網頁,利用大數據技術,收集和分析用戶喜好與消費習慣,進行精準“推送”,讓每名用戶打開淘寶首頁都是不一樣的界面。不幾年時間,這項技術已經不算什么了,不單阿里巴巴這樣實力雄厚的公司可以做到,連一些較為普通的網絡傳媒公司也可以實現。
現在的“推送”既有商品服務推送,也有信息資訊推送,既有網頁推送,也有手機客戶端推送等。特別是近兩年,恰處傳統媒體轉型、新媒體興起的所謂“媒體融合”時代,各類新聞客戶端迅速“登陸”手機,“帶體溫的媒介”日益成為我們信息獲取的主要來源。
但是,在享受“一機在手,全知天下”的便利的同時,我們也似乎正察覺到了種種的“不適”:
我們總像被&ldquo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