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萬家企業里半數沒交易
從2013年正式掛牌,到2016年短短三年內掛牌企業數量超過1萬家,新三板在成長速度上創下世界證券市場的奇跡。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邢佳慧 沈欣悅
位于北京市金融街地區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俗稱“新三板”,掛牌企業已經超過一萬家。
(本文首發于2017年3月23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新三板如何攪活? 萬家企業掛牌,半數沒有交易 》)
從2013年正式掛牌,到2016年短短三年內掛牌企業數量超過1萬家,新三板不但在成長速度上創下世界證券市場的奇跡。
在對包括券商、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等一系列證券市場“底層結構”清理整頓,并重塑市場行為模式的基礎上,新三板未來包括引入流動性、市場分層與差異化監管等一系列改革思路,才有了堅實的市場基礎。
2017年2月26日,國新辦舉行的“協調推進資本市場改革穩定發展”情況發布會上,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在反復強調金融監管之余,提到新三板在未來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中“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其后分管新三板業務的證監會副主席趙爭平則明確表示,要讓新三板在“量的積累”基礎上“實現一個大的質的提升”,推出以完善市場分層為重點的市場機制“系統升級”。
而在此前的監管工作會議上,劉士余還曾提到他對新三板的期待,“新三板既要有苗圃功能,又要發揮土壤功能”,要令新三板成為“未來中
國資本市場又一道風景線”。
在這一期待背后,是新三板市場創下的一系列“世界紀錄”:從2013年正式掛牌,到2016年短短三年內掛牌企業數量超過1萬家,新三板不但在成長速度上創下世界證券市場的奇跡,在上市企業數量上也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全球第一”。
截至2月20日,新三板掛牌公司數量已達10653家,總股本超過6000億股,總市值則超過4萬億元。與A股市場26年才上市3000家企業不同,新三板市場僅用一年時間就實現了從5000家到1萬家的跨越。
但與此同時,新三板市場所面臨的困難與挑戰也顯而易見:上萬家新三板掛牌企業中一半以上沒有任何二級市場交易,證券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也無從談起;而在2016年上市并實現交易的1800多家企業中,收盤價跌破定增價格的公司超過三分之一,而在“破發”的公司中被套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