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靜蕾:我很清楚,我的才華在什么程度

人家說什么,我不會在意。我反而有點同情這樣想的人,因為他們被某些觀念桎梏了,他們自己反而有很多困惑,一定要按照某一種方式去生活。

責任編輯:朱曉佳

徐靜蕾小時候的夢想是做記者,后來想做平面設計師,都沒實現。從演員成了導演,她總結自己的經歷:“不怕嘗試”。(徐靜蕾工作室供圖/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3月23日《南方周末》)

我不太會回頭看自己表演??磩e人,我會說,也許這樣演會好一點;自己的電影,我一點都不看,都攢著,等80歲再看。

我并不推崇我的生活方式和態度。你跟我不一樣,我接受;你20歲就結婚生孩子,我祝福你;你不干事業,天天做男人背后的女人,我也支持,只要你覺得開心就好。

——徐靜蕾

“我比人家差遠了,不能比,不能提,一提太次了!”談到同行凱瑟琳·畢格羅,徐靜蕾直搖頭,笑個不停。因為忙于新片《綁架者》的后期與宣傳,她聲音發啞,但說話時情緒歡快。

截至目前,凱瑟琳·畢格羅是唯一一位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女性導演。在好萊塢,性別仍會影響電影人的工作機會和薪酬水平。久而久之,因果顛倒,區別成了慣例。使畢格羅獲獎的《拆彈部隊》,冷靜地呈現了戰爭給軍人帶來的復雜影響,按照慣常眼光看,不像女性導演的電影。

有人看過《綁架者》里的撞車戲,給徐靜蕾類似的評價,“不像女性拍的,特暴力”。還有人問,她究竟是不是直女。她回應道:“工作時,我沒有性別概念。”

由2003年上映的《我與爸爸》開始,徐靜蕾已經導演了七部電影,前三部很文藝,后面的偏商業。不同電影類型,對應著她不同的人生階段。

《綁架者》的女主角,是一個孩子遭綁架的女警,由白百何扮演。白百何在電視劇《與青春有關的日子》里扮演喬喬,給徐靜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部電視劇播出時,令徐靜蕾廣為人知的《將愛情進行到底》,面世已近十年。女演員們的職業道路,成長環境,變得相當不同。

2017年3月13日,徐靜蕾接受了南方周末記者采訪。她追溯起自己的成長歷程和職業選擇,這些經歷,影響了她對性別和社會的認識。

“臉上有雀斑、皺紋,才是一個真人”

 

南方周末:在外界看來,你是一個喜愛文藝的人,讀書,做雜志,寫東西,既然如此,當初為什么會選擇做演員?

徐靜蕾:我最早考中央戲劇學院舞美系和中央工藝美院,都沒考上。于是我就上了一年實用美術課,準備第二年接著考。

學美術的過程中,有個中戲舞美系的學生,現在是挺有名的美術指導,說你考表演系吧。人生就走到了這個路口。我當時一門心思要學美術的,想做平面設計師,更小的時候想過當記者。我所有的課里面就語文好,數理化完全是一腦門子糊涂醬,什么都不知道。

美術學了三四年,書法學了十幾年,沒考上。表演系,什么都不會,就考上了。人的命運實際上挺隨機的,當然跟你做事情的方式和態度有關系。我有一個體會—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Golradi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