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民間環保組織注冊難
找不到業務主管單位、“一行一會”的教條式規定,是造成河北民間環保組織注冊難、機構少的主要原因,進而也限制了民間NGO的活力。
責任編輯:呂宗恕 實習生 馮佳雯 周棋彬 林志偉
空氣污染成了石家莊人揮之不去的痛。
(本文首發于2017年3月23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石家莊民間環保組織注冊難 政策限制太多,還是NGO難管?》)
找不到業務主管單位、“一行一會”的教條式規定,是造成河北民間環保組織注冊難、機構少的主要原因,進而也限制了民間NGO的活力。
2017年1月26日,李飛打開“蔚藍地圖”App,河北省域空氣質量全是觸目驚心的黑色(空氣質量指數高達500)。他心里一沉,以“黑暗”兩個字描述,發了朋友圈。他說:“看到想哭。”
希望家鄉的空氣好起來是他投身環保的初衷,但入行之后,發現遠沒有那么簡單。河北的環境在全國比較嚴峻是公認的事實。在這個事實的背后,河北自發的環保組織發展比較艱難,鮮有關注污染防治的民間環保組織在當地民政部門取得合法身份。
環保部門不愿意做主管單位
作為一個河北人,李飛無法容忍自己對周邊污染環境視而不見。2016年1月底,他打算籌建一家致力于河北工業污染防治的民間環保組織“綠行太行”。由于事先了解到民政部門注冊無先例,也對河北大環境有所耳聞,李飛2016年2月先在石家莊市工商局注冊了“石家莊印渝環??萍加邢薰?rdquo;,作為開展工作的基礎。
幾乎同時,“綠行太行”陸續對全省九地兩百多個污染源進行實地調研,舉報污染問題117個,推動問題整改28件。
但是,出于長期考慮,創始人李飛更希望把“綠行太行”注冊成一家民辦非企業。
奔著這一目標,自2016年7月起,他委托同事張剛開始與石家莊市民政局溝通登記注冊事宜。最初得到的回復是,需要先找到業務主管單位。
根據國務院頒布的《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民辦非企業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和《基金會登記管理條例》,“業務主管單位批準成立”是一個完整的社會組織必須具備的要件。
考慮到“綠行太行”的業務范圍,他們首先想到找石家莊市環保局。電話溝通后他們被告知,環保部門沒有給民辦非企業擔任主管單位的先例,需要向領導反饋。
半個月后,張剛又給環保局發了一封郵件,仍沒有回復。接著,他又寫了一份紙質版的建議書郵寄給環保局,內容包括為什么要注冊、相關法律規定以及目前具備的條件等。
2016年9月14日,他們得到了環保局書面答復。南方周末記者在這份文件中看到,環保局以沒有先例、根據職責要求暫無發布審批的權限、沒有相關政策規定對這項工作做出明確要求這三個理由委婉拒絕擔任主管單位。但是環保局補充道,民政局如需征詢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