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阻政策多年,西部彎道超車互聯網醫院的銀川實驗
幾乎所有的行業“大玩家”都急著跟銀川聯姻。
責任編輯:呂明合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潘秋杏 李丹婧 錢瀟
醫護人員從寧夏互聯網醫院門口走過。一系列扶持政策,讓銀川實現“彎道超車”,一舉奠定在全國互聯網醫療版圖中的地位。
(本文首發于2017年3月23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受阻政策多年,西部彎道超車 互聯網醫院的銀川實驗》 )
“我們還有哪些沒做到的地方,你們企業盡管提。我們想辦法解決。”
幾乎所有的行業“大玩家”都急著跟銀川聯姻。
國家衛計委同意“先行先試”。但至于政策對不對,國家衛計委未表態。
互聯網醫療打轉許久,卻遲遲做不成一家純線上的互聯網醫院。丁香園創始人李天天抱著“打探”的心態聯系了銀川市政府。“銀川智慧互聯網醫院”剛開業,他想了解一下具體情況。
2017年元旦剛過,雙方就見了面。“原本以為,頂多就放開醫師跨省多點執業、接入醫保,結果他們提出:醫生的職稱晉級也可以搞。”
銀川給互聯網醫療行業送出的大禮絕非僅限于此。3月10日的最新版政策中,一直難以破局的醫保政策也得以放開。在銀川,市民在互聯網醫院的圖文問診、電話問診、疾病咨詢、遠程會診、購藥等就醫行為,都可以和實體醫院看病一樣使用醫保。
對銀川給予的禮遇,李天天印象深刻。一次開會,銀川市副市長郭柏春甚至“自找麻煩”:“我們還有哪些沒做到的地方,你們企業盡管提。我們想辦法解決。”
對因為政策問題、遲遲無法突破的互聯網醫療企業而言,此地不啻天堂。
早在2016年12月,銀川市政府就出臺了“一個辦法,兩個制度”(《互聯網醫院促進辦法》《銀川互聯網醫院管理工作制度》和《銀川互聯網醫療機構監督管理制度》),率先填補國內互聯網醫院的監管空白。
3月10日,銀川市又出臺三份文件,將互聯網醫院列入醫保定點醫院、電子處方與醫保系統下藥店的全面接入、將互聯網醫院的執業醫師的考評與職稱評定掛鉤。這一系列扶持政策,更是讓銀川實現了“彎道超車”,一舉奠定了其在全國互聯網醫療版圖中的地位。
幾乎所有的行業“大玩家”都急著跟銀川聯姻。丁香園、春雨醫生、北大醫信、七樂康……3月19日,15家互聯網醫療企業齊聚銀川,宣布正式進駐銀川智慧互聯網醫院基地。加上先前落戶的好大夫在線和微醫集團,銀川市的互聯網醫院達到17家,成為全國擁有互聯網醫院最多的城市。
簽約儀式上,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馬力、銀川市委書記徐廣國、銀川市市長白尚成親自出席,銀川市各委辦局領導更是悉數到場。
“市領導對企業關心的問題作了回應和說明。”一位參加了3月19日上午“閉門會見”的企業負責人透露,雙方暢所欲言,氣氛熱烈坦誠。以至于原定10點舉行的簽約儀式,推遲了近一小時才開始。
“好多東部城市來銀川學習,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