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聯合華潤怡寶 推出《水說·長江》公益微電影 發起世界水日公益行動 呼吁全社會“純凈責任 怡路同行”
公益,是一件需要持之以恒的事,尤其是在面對單靠肉眼無法辨識的水資源污染,面對不可逆轉的水環境破壞時,更需要社會每一個人的付出和延續。為了更好地傳遞水公益的那份責任,2017年世界水日期間,南方周末聯合華潤怡寶,推出《水說·長江》公益微電影,用鏡頭講述三位多年來一直堅持保護長江水環境的公益人士的故事,讓全國人民傾聽長江母親河的聲音。
2017年3月22日,“純凈責任,怡路同行”2017華潤怡寶世界水日公益行動在北京正式啟動
抽薪止沸,堅守水源第一線
楊欣,探險家兼職攝影師(現四川省綠色江河環境保護促進會會長),90年代初,20多次進入長江源頭探險中,發現了長江源生態環境惡化的問題,于是在1995年創建綠色江河民間環保組織,啟動了保護長江源的系列項目,從源頭根治、保護水源。2012年,綠色江河在長江正源沱沱河落成長江源水生態環境保護站,并通過志愿者招募和系列項目的實施,對長江水源地的生態環境進行有效的保護,推動長江水源地垃圾污染狀況的持續改善,為高原牧區的垃圾收運和處置做出示范,促進長江源生態第一鎮的建設。
點滴瞬間,責任傳遞
高寶燕,長江日報影像自然工作室負責人,高級記者,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先進個人,常年奮斗在江豚保護工作的戰線上。自幼在漢江邊長大的她,深知水環境保護對保護長江江豚這一瀕危動物的重要性。作為攝影記者,她堅持通過鏡頭記錄水環境的變遷,用影像資料宣傳水環境問題,并以總策劃的身份籌備策劃了我國第一個以長江生態長江江豚為主題的《藝術·江豚》中國公益巡展。展覽已經在武漢、上海、北京、南京、深圳等多個城市成功舉辦,成為宣傳長江生態長江江豚的品牌公益活動。“我們人類,與長江江豚一樣,依水而居。如果我們賴以生存的水環境無法承載江豚與我們人類的生存所需,那么需要保護的不是江豚,而是我們自己。”
綿薄之力,貴在堅持
1996年,一位退休孤老在黃浦江畔,用一根撈桿開啟了保護母親河的行動。在這位老人的感召下,之后的二十年間,這根撈桿在一代又一代的志愿者手中傳遞,形成了社區、校區、園區、廠區“四區”聯動的保護母親河俱樂部,注冊志愿者547人,總計參與河道垃圾清理工作19萬人次,打撈各類垃圾3500多噸。“我從2005年開始加入保護母親河俱樂部,參與河道垃圾打撈,沒想到一撈就是十多年。其實我們沒想那么多,只想撈一點是一點,多撈一點垃圾,說不定飲用水就安全一點。”保護母親河俱樂部核心志愿者黃金海的話樸實無華,但卻代表了千萬水公益倡行者的心聲。
個體的力量是有限的,民族的力量是無限的。我們身邊,還有著許多像楊欣、高寶燕、黃金海這樣的一群人,在各自的崗位上,默默履行各自的職責,通過點滴的平凡,匯聚純凈的不凡。他們是堅定的守護者,責任的傳遞者,平凡的實踐者。
守護水源,純凈責任
喚起公眾節水意識,號召公眾信任自我,凝聚力量,同樣是華潤怡寶多年來默默堅守的事業。2017年,華潤怡寶推出“純凈責任 怡路同行”的全新水公益主題,攜手社會各界,將其“品牌基石,責任為先”的企業理念,深深地貫徹到水公益事業中。2017年3月22日世界水日當天,華潤怡寶聯合共青團中央中國高校聯盟,與高校師生代表一起于北京正式啟動 “純凈責任,怡路同行”2017華潤怡寶世界水日公益行動。
據悉,行動隨后將在全國范圍全面展開,來自上海、廣州、沈陽、濟南、成都、長沙、南昌等地的各地高校師生將與華潤怡寶一道,通過自身的行動,號召廣大民眾,以實際行動為創造可持續發展的水環境,維護純凈的水生態,確保安全的飲用水供應,獻出自己的力量。
華潤怡寶有關人士表示,希望通過本次“純凈責任,怡路同行”水公益行動,凝聚更多的水公益行動者一起守護水源,傳遞責任,捍衛水環境,攜手共創美好家園,帶領中國水公益事業開啟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