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母殺人案:法律如何回應倫理困局
轉型期中國的法治建設,無論是立法還是司法,需要更多地正視這些人心經驗,正視轉型時代保護倫理價值的重要性,從而把握好邏輯與經驗的關系、條文與人情的關系、法律與倫理的關系。
(本文首發于2017年3月26日“人民日報客戶端”)
昨天,一篇《刺死辱母者》迅速刷屏。
母親被索債者當面凌辱,兒子情急之下刺死一人——最簡單的描述,凸顯的是此案引來輿論嘩然的原因:當一個人或其近親正在遭受難以忍受的凌辱時,奮起反抗造成一定后果,司法應該如何認定這一行為?
當地法院的一審判決認為,這并不構成正當防衛,因為對方未有人使用工具、派出所已經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bette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