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洱海迎史上最嚴治理,客?;蛎媾R關停危機
“療傷勝地”大理正為自己刮骨療傷,迎來了史上最嚴的洱海治理。
責任編輯:何海寧
大理到處可見保護洱海的標語。
陽春三月,櫻花盛開,柳枝吐綠。蒼山洱海邊擁有海景房的客棧老板們,正焦急等待四月的到來——他們等待的不是清明小長假的客流高峰,而是4月1日后能否繼續營業的正式通知。
“療傷勝地”大理正為自己刮骨療傷,迎來了史上最嚴的洱海治理。
2017年3月20日,光明網刊發報道《大理州犧牲粗放發展,救洱海實施最嚴禁令》,隨后被“大理日報”微信公眾號轉載。報道明確提出:從今年4月1日起,凡是在生態核心區的餐飲客棧,實施暫時性關停,待環湖截污工程封閉后,經核定達到標準的再恢復營運。
洱海環湖截污工程是為了解決洱海周邊配套收集管網不完善等問題,工程持續時間很長。一時間坊間消息四起,有傳言稱要停至2018年6月30日。
劃定生態核心區是洱海保護治理“七大行動”第一條的第一點。2017年3月15日,“七大行動”指揮部成立,大理州州委副書記、大理市委書記孔貴華任指揮長。
在“七大行動”的推進會上,大理州委書記陳堅指出,保持洱海水質穩定已到了最危急關頭,洱海保護治理工作已到了沒有退路的懸崖邊上,必須拼死一戰。
陳堅為水利科班出身,此前任云南省水利廳廳長,2017年1月屢新大理,正是為洱海而來。
“七大行動”包括違章建筑、餐飲客棧違規經營整治等七大方面,洱海界樁、環海路以及入洱海河道兩側的相應規定范圍內,都要劃入洱海流域水生態保護區核心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