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保協會長朱進元: 中國健康險可以實現“彎道超車”
無論是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來看,中國距離美國或歐洲發達市場仍有很大差距。
責任編輯:顧策
保費收入30961億元,超過日本、僅次美國位列世界第二,這是中國保險行業2016年交出的成績單。然而無論是保險深度(保費收入占GDP之比)和保險密度(人均保險費)來看,中國距離美國或歐洲發達市場仍有很大差距。
“(中國)健康險的發展速度非???,已成為全保險行業增速最快的業務板塊。”保險行業協會會長朱進元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數據顯示,2010至2016年,商業健康險的原保費收入從691.72億元迅速增長至4042.50億元,增長4.8倍。在朱進元看來,伴隨商業健康險被納入個人基本養老第三支柱、個人稅收優惠健康險試點的深化、技術的革新,在未來,商業健康險有望持續實現爆發式增長。
南方周末:在健康險方面,近期行業內提出“保險、科技、健康管理”的結合,如何理解三者的關系?
朱進元:首先保險是個基礎。過去在三者關系中,保險更多的是一種支付手段?,F在,隨著國家“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提出,人民群眾的健康管理被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那么保險的定位,無論是基本醫療保險還是商業醫療保險,都應該發生一個變化,應該跟進國家戰略的調整,向前端延伸更加關注對居民的健康管理服務。
實際上,我們從發達市場看,健康管理也是商業健康保險服務消費者的一項重要內容之一。而中國的保險,特別是健康保險起步晚,規模做的還是不大的。這幾年確實發展很快,但是總體上來說還有巨大的空間,特別是我們看到在我國居民的消費當中,真正有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