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牽頭定新規 資管行業高杠桿面臨嚴管

上市公司大股東低買高賣是穩賺不賠的生意,而資管產品、可交債就是大股東最好的加杠桿渠道。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沈欣悅 邢佳慧

央行正牽頭一行三會制定資管產品的統一監管辦法。(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3月30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資管大變局 騰挪銀行資金的游戲結束了》)

央行正牽頭一行三會制定資管產品的統一監管辦法,建立資管產品信息系統,并或許在現有一行三會基礎上建立協調機制。

“銀行不能直接把錢給客戶去炒股票,貸款的方式也更加麻煩。所以,如果用信托、資管產品的名義做,通??蛻裟贸?000萬,銀行就能給配資4000萬,做成個6000萬的標準化杠桿產品。”

上市公司大股東低買高賣是穩賺不賠的生意,而資管產品、可交債就是大股東最好的加杠桿渠道。

“趕緊上車,新規出來之后,4倍杠桿也許就做不了啦。”近日,北京一家中小型證券公司機構部經理王森勸客戶抓緊辦理業務,因為他聽說一行三會統一監管資產管理行業的新規近期將很快出臺。

“不會吧。”對面的客戶們大多會反應錯愕。王森每天的工作,就是不斷拜訪客戶,跟客戶喝茶聊天,探聽訴求,銷售金融工具。

在他的客戶中,有的是上市公司股東,有的是私募基金負責人。他們最常做的業務就是市值管理,希望能用少量的錢,撬動盡量大的資金杠桿,去做高自己的股價,或去并購其他公司股權等等,王森就用證券公司的資質給他們做結構化杠桿產品。

“根據2月份央行的內審稿,新規要統一桿杠率,此前利用資管產品加高杠桿已經被叫停了,大家都轉而走成本更高、歸屬銀監會管理的信托渠道,但不知道這次是否會把信托也叫停。”王森如此解釋。

其實,嚴管資管行業的風聲一個月前就已經傳開。

2017年2月底,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在兩會的新聞發布會散場時,回身揮著手說,央行正牽頭一行三會制定資管產品的統一監管辦法,這是中國金融市場防范風險、健康發展,必須要做的“一件大事”。

隨后,央行發布的《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內審稿,在市場上迅速擴散。核心內容為:1.打破原有按照三會的分業監管規則,把理財產品、信托計劃、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證券公司、基金子公司、期貨公司、保險資管等都劃入監管范圍;2.全面統一杠桿比例要求;3.嚴禁多層嵌套,限制委外通道業務。

2017年3月21日,據財新網的消息,該意見基本修訂完畢,較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