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過渡期已到,二類疫苗荒仍在

疫苗新政規定,各省疾控機構通過省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統一招標采購疫苗。但不少疫苗國內只有一個廠家,一些地方招標無奈流標。

責任編輯:何海寧 實習生 錢瀟 潘秋杏 李丹婧

疫苗新政實施了近9個月,目前不少地方仍出現疫苗荒。(東方IC/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3月30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疫苗荒”再追蹤 新政過渡期已到,疫苗仍告急》)

疫苗新政規定,各省疾控機構通過省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統一招標采購疫苗。但不少疫苗國內只有一個廠家,一些地方招標無奈流標。

2月7日,國務院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工作的意見》,其中亦提到逐步將安全、有效、財政可負擔的第二類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同時也將完善接種相關價格政策、第二類疫苗各類流程與措施等。

“二類苗全面斷貨。”2017年3月15日,安徽某地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姜維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從2016年至今,他們已經接到多次投訴電話了。

而在安徽省會合肥,同樣情況也在發生。

合肥市民張女士的兒子出生四個多月,打算接種預防五種疾病的五聯疫苗,但3月份去接種第二針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疫苗接種點告訴她,五聯疫苗缺貨,等待通知。

隨后,張女士尋求當地媒體幫助。媒體報道稱,全市大部分接種點都沒有這種疫苗,極少數有的地方是2016年的存貨,“現在多種二類疫苗都缺貨”。

醫務人員更知道這種急迫,在上海某家醫院,科室里二胎媽媽在懷孕期間就把二類疫苗都提前囤好,還有醫院女職工把院里的二類疫苗都“清空了”。

南方周末記者調查發現,這一窘況在多地上演。早在2016年7月1日,南方周末就刊發《疫苗新政再檢討——手足口病劇增,疫苗一株難求》,指出山東疫苗案之后,國家出臺疫苗新政,但由于政策銜接問題,各地出現疫苗荒。

2016年6月14日,出臺新政的兩部委國家食藥監總局和國家衛計委發布公告,允諾地方有8個月過渡期,在過渡期間沿用新舊辦法都被許可。如今,過渡期已過,多地依然出現疫苗荒。

招標難

2016年3月,山東疫苗事件發生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