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庚和林文慶兩個經歷完全不同的華人是怎么相交的?

兩個世界同處的一幢樓在哪里?“上去、下來”的便利樓梯又在哪里?

責任編輯:蔡軍劍 戴志勇 實習生 楊卓睿

廈門大學群賢樓前陳嘉庚雕像。(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3月30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我們有鴿籠,但“怡和軒”在哪呢?》)

兩個世界同處的一幢樓在哪里?“上去、下來”的便利樓梯又在哪里?

最近在寫有關陳嘉庚先生的劇本。在未來的陳嘉庚電影里,我最想追問的就是:陳嘉庚何以成為陳嘉庚?比如只讀過私塾的陳嘉庚,為什么會辦起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這樣的現代教育呢?

大家都知道,廈門大學創始人陳嘉庚是靠橡膠業發家,而后來擔任廈大第二任校長的林文慶,則是把橡膠業引進新加坡的第一人。有的傳記誤傳,是林文慶告訴陳嘉庚種橡膠可以發財的。其實,那時陳嘉庚與林文慶還沒有任何交集。林文慶鼓勵另外一個華人陳齊賢,1898年在馬六甲種橡膠,投資二十幾萬,1906年轉手賣出200萬元,轟動一時。新加坡的英文報紙大幅報道,但華文報紙絕無提及,以致陳嘉庚一無所知。直到后來從某洋行一個英國人那里得到信息,陳嘉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bette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