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大齡剩女不出嫁,是要出家的
她們的命運軌跡已經被定了,出家為尼似乎成了最終的解脫。
在《笑傲江湖》,本為尼姑的儀琳對令狐沖有情。
武俠傳的少林高僧江湖地位超然,而據《嗇庵隨筆》記載,尼姑出家多由于喪夫無子,世俗所迫,修行生活更是被稱為“強修行”。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為何尼姑給人的印象略帶悲情。
知乎上有一個甚是搞笑的段子:有一次金頂婦聯聚會,弟子紀曉芙忍不住當著眾人問道:“師傅,您都一把年紀了,怎么都不嫁人生娃呢?”
滅絕師太甩拂倒眉,眼神微張,不聲不響,緩緩說道:“你說我們做尼姑的,放著佛法不供,干嘛要死撐著去為男人遵守‘三從四德’?就算姻緣未盡,紅塵未了,你說穿個道姑的衣服,心里想著男人有意思嗎?更別說出家前,還抱有一絲期待的!”盡管是玩笑,但三句話戳中的金庸筆下的三大人物:思慕令狐沖的尼姑儀琳、為愛脫離古墓派的魔女李莫愁和對楊過有情的郭襄。但其實,滅絕師太在年輕的時候,是與她的師兄孤鴻子有婚嫁之約的,只是后來孤鴻子死在了楊逍手上。
金庸筆下的江湖快意瀟灑,出家為尼后都是愛恨鮮明的。但在現實或其他文學作品中,尼姑庵,一直是一個略帶悲情的存在。
“和尚廟”VS“尼姑庵”
中國有一句流傳的俗語“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頗有以訛傳訛之嫌。其實,&ld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Golradi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