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看”世界 “信息無障礙化”應成App標配

要建立一個“無障礙是互聯網產品的默認選項”的價值觀,像我們為人行道修建盲道一樣,不是一個特殊的公益項目,而是一個標準配備。

責任編輯:呂宗恕

2016年5月27日,山東省青島市。智能手機上的讀屏軟件可以幫助一名視障者接打電話。(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4月6日《南方周末》)

要建立一個“無障礙是互聯網產品的默認選項”的價值觀,像我們為人行道修建盲道一樣,不是一個特殊的公益項目,而是一個標準配備。

我國殘疾人保障法也將信息無障礙納入法律條款當中,明確其為殘障人群實現權利平等和融入社會的保障,但因缺少細分的規則與標準,難以提供一個更加平等,使殘疾人生活更有尊嚴的環境。

一個為盲人服務的公益組織被盲人(又稱視障者)追著罵了三四年。

這一怪象,在2017年3月20日再次爆發,國內多個盲人論壇出現一份名為“視障者抵制深圳市信息無障礙研究會的聯名信”的簽名帖,該帖未見發起者署名。該簽名帖稱,自深圳市信息無障礙研究會(以下簡稱“無障礙研究會”)介入手機QQ、微信、滴滴、支付寶等軟件后,其無障礙體驗都會變得越來越差。

截至發稿時,該簽名帖共收到2063人簽名。圍繞這份聯e名信,在愛盲論壇、盲人微博、天涯盲人貼吧、視障者QQ群等各個盲人社區仍熱度未減。

盲人的恐懼

視障者按摩師林全全是在3月21日見到聯名信的,當時他毫不猶豫地簽下了名字,還留下自己的QQ號,稱樓主可隨時聯系他。

作為智能手機的信息無障礙化使用者,林全全隔著屏幕,可以輕松從輔助功能一項打開蘋果手機自帶的讀屏軟件Voiceover,即開啟視障者的使用模式,每個控件的信息都會通過手機自帶的語音程序朗讀出來。

林全全是先天失明,11歲起上盲校,18歲時中專畢業。畢業前實習,他接觸到一款被破解的讀屏軟件,當時由視障者王永德自主研發的“永德讀屏”,一下打開了他的網絡新世界。他借助它聽歌、看書、逛論壇聊天,好幾次通宵在網吧里追小說。

之后幾年,他輾轉在東莞、深圳多地打工,與信息無障礙研究會最近的一次,林全全打工的按摩店就開在研究會所在的深圳福田區。“只要他們研究會介入了,就不知道為什么把軟件無障礙搞成這樣。”林全全說,有一段時間他覺得手機QQ無障礙不好用,因為老是報出“您與某某某有0條未讀信息”這樣的冗余信息,他認為這拖沓、浪費時間,甚至是看低視障者智商。

“中彩”“升級恐懼癥”是現在視障者圈里使用智能手機時說得最多的兩個詞。在林全全手機中為數不多的幾款App里,“京東商城”屬于“中彩”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