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的竊聽風暴
美國情報部門對外國人特別是大國的外交官員進行監聽監控,這也在意料之中。
責任編輯:龔小夏
近日,特朗普連發4條推特,指控奧巴馬在2016年大選期間曾經竊聽他所居住的特朗普大廈,并直斥這是“水門事件”。
(本文首發于2017年4月6日《南方周末》)
美國情報部門對外國人特別是大國的外交官員進行監聽監控,這也在意料之中。但是根據美國的法律,與他們打交道的美國公民不得受影響,除非有法庭批準。如果沒有公開審判,情報部門也不能將這些美國人的名字隨便公之于眾。否則,沒有合法的批準去透露監聽信息卻絕對犯法。是誰將這件事情捅到了媒體上?
2017年3月22日下午,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來自加州的共和黨籍議員德文·努涅斯從白宮出來,對守候在那里的媒體宣布,他剛剛通報總統,在特朗普競選期間,美國情報機構在監聽外國活動的過程中,“偶然”地搜集到了特朗普團隊中的一些談話,其中甚至可能包括特朗普本人的通話。不過努涅斯強調說,政府的監聽行為是“合法”的。
國會與媒體一下子就炸了鍋。情報委員會中民主黨資深成員亞當·席夫很快就嚴厲地指責努涅斯是“白宮的代理人”,沒有資格在眾議院的委員會里任職。席夫說,努涅斯根本就沒有向委員會中其他成員分享有關信息資料。各大媒體也窮追猛打,要努涅斯公布消息來源。
幾天之后,努涅斯承認,消息來源是一位情報官員。對方給他出示的,是電腦上的資料。而他與這位官員會面的地方,是白宮的某個辦公室。但是努涅斯強調,那不是特朗普班子的人。結果,在那些認為這一切都是特朗普在搗鬼的人眼里,這種說法是越抹越黑。
“竊聽門”隨之越搞越大。
一條推特惹的禍
自從特朗普在2016年11月8日贏得大選以來,民主黨人一直在想方設法挑戰這位總統的合法性。從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