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之二癌癥只因運氣不好?
盡管爭議不斷,但是對于癌癥研究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
責任編輯:朱力遠
研究稱癌癥發生與干細胞分裂呈高度相關性,而分裂時產生的隨機突變則是癌癥基因突變的主因。
(本文首發于2017年4月6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癌癥與運氣,爭論將繼續》)
三分之二的癌癥源于運氣不好,這一結論再度引發軒然大波。由于關于癌癥的數據仍不完善,機理研究有待深入,目前很難下定論,到底是環境因素是主因,還是隨機突變是主因。因此有關癌癥的“壞運氣”理論的爭論還會繼續下去。
近日,國內外主流媒體紛紛以“大多數癌癥發生因運氣不好”為題或類似題目,報道一項2017年3月24日發表在美國《科學》雜志的研究成果,該研究指出癌癥相關的基因突變有三分之二是隨機的,這不僅在學術界引起科學家廣泛爭論,也給普通民眾帶來極大的困惑。
新論文,舊爭論
癌癥是所有惡性腫瘤的總稱,都是由于一些細胞關鍵基因發生突變,導致細胞分裂和增殖無法控制而造成的病變,而引發基因突變的原因多種多樣,歸納起來則包括環境因素、遺傳因素,以及近年來發現的基因隨機突變。一直以來,各國衛生部門、防癌公益組織和醫生都告訴大家,只要采取健康生活方式、避免接觸致癌物等積極措施,大多數癌癥可以預防,很多科學研究也支持這一觀點。
但是,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克里斯蒂安·托馬賽蒂(Cristian Tomasetti)、李路(Lu Li)和伯特·沃格斯坦(Bert Vogelstein)合作,2017年3月24日在美國《科學》雜志在線發表了他們的最近研究成果,再次挑戰了這一觀點。
該研究小組基于423個國際癌癥數據庫,通過復雜的數學模型,分析了全球69個國家人群干細胞分裂次數與癌癥風險之間的相關性,這些國家的人口總計達48億,約占全球總人口的三分之二,涉及的癌癥包括17個組織的3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