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牛斯山春日遠足
也許,在都市人按部就班焦慮寡歡的生活背后,大自然就是那只治愈的手。
責任編輯:楊嘉敏
鄉村派對慶生辰
“我在阿列日山區幫我親愛的修房子,離你不遠。他有一個大房子,我給你和保羅準備了一個房間。” 米米在郵件里說。我們是一塊兒上美院時成為的好朋友。畢業以后,熱愛大自然喜歡運動的她去了一個戶外徒步學校,成了一個專業游山玩水的法國女漢子。我四處工作,是個業余愛好游山玩水的中國女漢子。我兩總是找機會重逢,因為女漢子之間不會有喝茶吃飯逛街這樣的”無聊”事情,而是一起去滑雪徒步游泳爬山。
比利牛斯山脈西起大西洋東入地中海,成為法國和西班牙兩國之間的界山。兩年前我跟著保羅搬到了法國南部,比利牛斯山東的佩皮尼昂。東部山區因為靠著地中海比較干燥,巖壁更多植被較少,而米米所在的阿列日山區則比較濕潤植被更茂密。我們決定去看米米,感受下不一樣的比利牛斯山。
開了兩個多小時的車,我們順利抵達米米所在的小城,她和她那位親愛的蓋勒非常熱情地迎接了我們。我第一次見到蓋勒,他和米米才認識六個月正在熱戀中, 是個環游過世界熱愛潛水、航海的修房匠。“對了,今晚是我朋友湯姆的三十歲生日派對,希望你們也可以參加,我答應他每年生日派對都要至少帶一個他不認識的人來。”蓋勒真誠地說。
派對在查理家,湯姆是查理的兒子,兩個都是土生土長的英國人。查理自從二十多年前來到阿列日山區買了一棟老房子住下,就不愿再回自己祖國了。“這里有陽光,氣候溫暖,環境優美,氣氛友善。我只在兩年前回過一次英國,因為當時倫敦的寺廟請來了一位高僧講佛。”查理用濃濃的不列顛口音的英語說著。這位信佛的英國老人,在法國住了二十多年,法語依然說不流利。但他自己毫不在意,一副快樂自足的樣子。兒子湯姆七年前從英國大學心理學畢業后來法國投奔了父親,但他現在就像是半個法國人。四十多個法國小伙伴們來給他慶生,他的法語雖然還有口音,但和大家交流非常順暢,完全融入了這里的生活。他跟蓋勒學習修房子謀生,他很喜歡這里輕松的環境,也不愿意回英國去。
英國人查理家的派對。
地理博士保羅告訴我,七十年代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