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雜志與做男人

臺灣社會流行一個說法,“服完兵役,才是真正的男人?!边@讓有些男人抬頭挺胸,讓有些男人欲言又止。

責任編輯:朱又可

詩人痖弦(左三)于幼獅公司接受采訪。吳鈞堯(左四)指出,照片左后方正是《幼獅文藝》數據庫。(資料圖/圖)

臺灣社會流行一個說法,“服完兵役,才是真正的男人。”這讓有些男人抬頭挺胸,讓有些男人欲言又止。一個早慧的馮姓朋友點子特多,曾經策劃《軍中笑話》叢書。書籍鋪往各大書店,隔天就賣光,那在1990年代以前,服兵役是男人的共同苦難,而后喂養為鄉愁;幽默詮釋的小書,分量卻大,涵括許多人的青春。

馮不斷在飯局問我服兵役的事,“苦呢……尤其三千公尺、五百障礙,要人命的。”馮對“三千公尺”、“五百障礙”詞匯陌生,我解釋,前者得在規定時間跑完,后者得扛步槍、系腰帶掛水壺,爬欄桿、過矮墻、走獨木橋,再匍匐前進。鐵絲網在頂上,身體壓低,頭得往前挺。我邊說邊忍住得意,這兩者是我的強項,賴著它們放了許多榮譽假。我狐疑看著馮,他警覺到我的打量,自個兒說,“我不用當兵。”

兩年或三年兵役,讓男孩成為男人,但也輸在起跑線上,大學一畢業,直接被圈牧軍營里,所學、所精的,經過數百個日子的伏地挺身、交互蹲跳,再使用時,都已經粗礪了,而同屆畢業的女同學可能成為自己的主管。兵役者,能逃者絕不會放過。我的親戚、大學學長,增肥逃避,有故意增加近視度數,更甚者是自殘右手食指,馮問為什么呢?“因為扣不了板機了。”馮非故意逃避,身高不足,帶著步槍跑步,槍托該會著地的。

對于社會是一個大染缸這事,是我服役之后的體會,才二十出頭,男孩們的習性、品行已出現重大差異,那讓我想起臺灣家庭多元而紛擾,好的不少,卑劣者繁多。不過,我以為我在擔任《幼獅文藝》主編以后,才成為真正的男人。接任主編時,剛過而立之年,前任主編陳祖彥屆齡退休,推舉我,參與角逐。我當時辭了《時報周刊》工作,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柯珂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