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醫改進行時:掛號費、診療費將成歷史
看病是貴了還是便宜了?
責任編輯:何海寧
2017年4月8日,北京協和醫院的工作人員給患者解答有關醫改的咨詢。
4月8日零時起,北京市醫藥分開綜合改革(以下簡稱北京醫改)全面實施,全市3600多家醫療機構同步切換到醫改新信息系統。
最大的變化是掛號費不見了,改為“醫事服務費”,目的是補償醫療機構部分運行成本,體現醫務人員的勞動價值,推動分級診療。醫保將對醫事服務費給予定額報銷,同時完善大病醫保,確保群眾就醫負擔總體不增加。
根據醫改新政,北京市有7000多種藥品將在陽光采購平臺統一采購。單就藥價而言,加上取消15%的藥品加成,醫院藥品價格總體下降將達兩成,公立醫療機構每年可以節約藥品采購費用約28億元。藥品陽光采購,意味著醫院的藥品將什么價格進貨,就什么價格出售給患者。
事實上,從2012年7月1日起,北京市就已經在友誼醫院、朝陽醫院、同仁醫院、天壇醫院、積水潭醫院等公立三級醫院開展了“醫藥分開”試點,包括取消藥品加成、掛號費和診療費,設立醫事服務費的試點工作,對5家試點醫院長達4年的跟蹤評估顯示,醫生用藥行為更趨合理,藥占比下降,患者就診藥費負擔呈現較為明顯的環比下降趨勢。
“此次醫改的意義,在于改變不合理的醫療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